首次治疗
1、PPI三联7d疗法仍为首选(PPI加两种抗生素)。
2、当甲硝唑耐药率≤40%时,首先考虑PPI+甲硝唑(M)+克拉霉素(C)或阿莫西林(A)。
3、当克拉霉素耐药率≤20%时,首先考虑PPI+C+A或PPI+C+M。
4、RBC三联疗法(RBC+两种抗生素)仍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5、为提高Hp根除率,避免继发耐药,可以将四联疗法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6、由于Hp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而呋喃唑酮、四环素和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率低、疗效相对较高,因而也可作为初次治疗方案的选择。
7、在Hp根除治疗前至少2周,不得应用对Hp有抑制作用的药物PPI、H2-受体拮抗剂(H2RA)和铋剂,以免影响疗效。
8、治疗方法和疗程:各方案均为每日2次,疗程7 d或10 d(对于耐药严重的地区,可以考虑适当延长到14 d,但不要超过14 d)。服药方法: PPI早晚饭前服用,抗生素饭后服用。
再次治疗
1、治疗原则:四联疗法(PPI+铋剂+两种抗生素)仍为首选。再次治疗应视初次治疗的情况而定,尽量避免重复使用初次治疗的抗生素。
2、较大剂量甲硝唑(每次0.4 g,每日3次)可克服其耐药,四环素耐药率低,两者价格均较便宜,与铋剂和PPI组成的四联疗法可用于补救治疗或再次治疗。
3、呋喃唑酮耐药率低,疗效较好,但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4、对于甲硝唑和克拉霉素耐药者应用喹诺酮类药如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作为补救治疗或再次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国内对喹诺酮类应用的经验甚少,选用时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5、治疗方法和疗程:各方案均为每日2次(除在共识推荐表中个别标明者外),疗程7d或10d,对于耐药严重的地区,可考虑延长疗程至14d以增加Hp根除率,但不要超过14d。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个体化治疗
1、对任何患者的治疗,包括一线治疗、补救治疗或再次治疗都是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的,也就是都含有“个体化”的意思。
2、个体化治疗,是针对Hp根除治疗多次失败的患者来分析其失败原因和提出处理方法。
3、对根除治疗失败者建议按以下方法进行:
(1)了解患者以前治疗时用药的依从性,判断治疗失败的原因。
(2)有条件者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
(3)近年文献报道序贯治疗对初治者有较高疗效(90%以上),但我国的资料尚少,需在这方面进行研究。
(4)推荐使用的其他抗生素:有喹诺酮类、呋喃唑酮、四环素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