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煎剂一般较苦,孩子多不愿服用。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在其服药前要耐心说服,讲明“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争取其主动服药,并可当着孩子的面,自己先喝1~2口,以做出榜样。还可以在药水里适当加些白糖,以减轻苦味。尽量不要强行灌服,使孩子产生抗拒情绪。3~4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可将药水灌入奶瓶内,在奶嘴上涂些蜂蜜,在孩子迷糊要睡觉时,让其吮吸,当孩子感觉苦味时,已经咽下部分药水了。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往往要采取灌服的方法。灌药时,切忌用手捏孩子的鼻子,以免引起呛咳和呕吐。喂药时,将孩子抱在怀里,呈半卧位姿势,固定其头和手,用压舌板或小匙压住舌中部,或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孩子的两颊部,使其口张开,然后用装满药水的小汤匙顺着口角送至舌根部,喂入后,听到药水的下咽声再取出小匙,然后喂第二口。喂完药后再喂点温开水以冲去残留在口中的药水,把孩子抱起来轻轻拍打背部,防止呕吐。
2、最好将中药连续煎两次后,兑到一起,再分成两份或数份分次服下。小儿服药与成人不同,学龄期儿童可分3~4次服,婴儿期则可分5~6次甚至更多次数服完,每次可间隔半小时或1~3小时再喂。千万不可操之过急,一次喂的量过多,常会引起呕吐,使前功尽弃。
3、中医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理论,因此服药有热服和温服之分,这样可提高药物的疗效。一般药物均宜温服,祛风寒、发汗解表药(治疗感冒发热的药)应热服,服完药物以后,还可以喂些热水、热奶或热粥,然后盖上被子,促使孩子出汗,以利于退热。
4、通常急性病服药不拘时间;补益药、泻下药以空腹为宜;治咽喉病的药要慢慢含咽,或者含漱吞咽;健胃药或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大的药要饭后服。若孩子服药后容易呕吐,则可饭前服药。
5、中医有“吐药不吐性”之说,即使孩子服药后有些呕吐,家长也不要丧失信心,可隔一会儿再喂,一般总是喂入的多,吐出的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