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由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致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其发病机制有动力性因素和血管因素[1],临床表现以眩晕、头痛为主症。推拿结合针刺是临床治疗此种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按照知情同意的临床试验原则,纳入18-65岁之间、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2]和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1985年《推拿学》有关标准)的患者共计24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6.38±11.20岁。
1.2治疗方法 推拿治疗以舒筋通络、理筋整复为治则,具体操作为:患者取坐位,医生站于其侧面或后面。采用一指禅推法、滚法、揉法,于项背部往返施术5分钟;在颈椎棘突上或棘突旁压痛处,用一指禅推法自风府推至大椎穴约2分钟;拇指按揉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与锁骨上窝处的痛点3分钟;沿胸锁乳突肌拇指按揉5分钟;提捏颈项及颈部拔伸1分钟;拿肩井5次。头面部治疗姿势同上。分推前额及面部5次;按揉印堂、太阳、鱼腰、百会等穴2分钟;扫散头侧胆经,左右各10次;五指拿法于头顶部施术5遍。
针刺治疗取风池、百会、大椎和颈夹脊穴为主。具体操作为:取30号1-1.5寸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后,迅速针入皮下,缓慢进针达穴位,行针得气后,留针20分钟。
以上治疗每日1次,每次30分钟。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症状功能评分:参照王楚怀《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3],制定本研究的观察量表,量表分别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临床症状(眩晕、颈肩痛、头痛)的严重程度以及日常生活、心理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评分。观察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
血浆内皮素:取入组患者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2ml,置于预冷的试管中,标本送至江苏省中医院检验科,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析测定。
1.4统计分析 观察结果采用SPSS 13.0软件完成统计处理,治疗前后自身对照采用t检验。
2、结果
2.1症状功能总分治疗前后比较 2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评分比较:治疗前为12.42±2.85,治疗后为25.44±3.11,治疗后症状功能总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推拿结合针刺可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功能评分。
2.2眩晕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变化 2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前为6.58±1.98,治疗后为14.17±2.26,治疗后眩晕症状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推拿结合针刺可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眩晕症状。
2.3日常生活及心理影响评分治疗前后变化 2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及心理影响评分比较:治疗前为1.54±0.83,治疗后为3.67±0.64,治疗后日常生活及心理影响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推拿结合针刺可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心理影响评分。
2.4血浆内皮素治疗前后变化 因统计中发现1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明显异常,考虑为极值,作脱落处理,另有5例患者治疗后未依从采血,故参与治疗前统计共23例,参与治疗后统计共18例。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治疗前为40.56±19.39(pg/ml),治疗后为36.26±14.00(pg/ml),治疗后血浆内皮素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推拿结合针刺可明显降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浆内皮素水平。
3、讨论
长期以来国内外医学界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认识不一,治疗方法各异[4]。目前归纳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1)机械压迫因素。颈椎增生的骨赘可导致椎体横突孔变小,出现椎动脉的扭曲和狭窄。还有资料表明,寰枢关节紊乱与颈性眩晕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5]。(2)交感神经刺激因素。椎动脉接受来自星状神经节及颈中神经节形成的交感丛支配,当受到各种刺激时,可引起椎动脉痉挛、脑干缺血等症状。(3)颈后软组织病变因素。长期颈部劳损或感受风寒,致颈部软组织紧张痉挛,本体感觉异常,产生眩晕症状。(4)血液动力学因素。近来研究表明,内皮素等缩血管物质也可导致椎动脉痉挛的发生[6]。
对照以上发病机制,采用推拿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机理为:(1)活血化瘀、疏经通络。本研究中,推拿结合针刺治疗不仅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各项主要临床症状,并且明显降低缩血管物质――血浆内皮素的水平,说明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颈部血液循环,降低导致椎动脉痉挛等缩血管物质,改善颈后软组织劳损,延缓颈椎退变过程。(2)调整颈椎关节平衡。本研究中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其原因在于推拿治疗中,通过调整椎间关节及寰枢关节紊乱,扩大椎间孔,恢复颈椎生理曲度,缓解颈部肌肉痉挛,重建颈椎内外生物力学平衡,改善颈本体觉功能[7],从而减轻因脑供血不足、颈部肌紧张所产生的眩晕、头痛等症状。
另外,本研究中发现推拿结合针刺还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及心理影响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价是对患者至关重要的临床疗效,以往的研究很少关注。研究中使用的症状功能量表可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评价提供一些参考。
由于研究的纳入标准较严格,排除了许多对研究结果可能产生干扰的、多种致病因素共存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以及受到患者依从性、研究时限等因素的影响,研究收集的病例较少,少数患者未能完成治疗后血浆内皮素水平测定,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今后研究可进行平行的随机对照,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应,并可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使研究更加客观真实。对于缩血管物质的观察也可扩大范围,并可尝试将一些舒张血管物质与其对应研究,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8]、一氧化氮[9]等,排除单一因素可能带来的偏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