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我科收治一位患者 男性 46岁。发热一周住院 因为血小板减少转入我科。经过我们仔细追问,患者有过蜱虫叮咬。我们在病人血清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并完成了病毒的全基因序列测定和同源性比较,通过对病毒基因结构和形态特征的详细分析,确定该病毒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中国疾控中心经研究,确定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是这类“蜱咬病”的元凶。
布尼亚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可感染小鼠,并能在一些哺乳类、鸟类和蚊细胞培养中生长;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的疾病、出血热(立夫特谷热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等)及脑炎(加利福尼亚脑炎)。有蚊媒、蜱媒、白蛉媒3种传播类型。有些病毒在其节肢动物媒介中,可经卵、交配或胚胎期传播。
2010年09月12日,中国疾控中心有关部门已经从病人身上分离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河南蜱虫叮咬事件”的元凶或将锁定为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而卫生部也正在组织专家制订“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诊疗方案”,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上,对发现的感染病例,进行有效的界定和治疗。布尼亚病毒是一个大类,而“新型布尼亚病毒”可能会被认定为一种新病毒,从目前来看,这一病毒主要由蜱传播,是可以治疗的,而且病死率很低,公众不必恐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