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2岁男孩,反复检查,洗手,买东西二年余。两年前,孩子因没有听清老师要求而遭老师批评,后渐渐出现放学后,打电话问老师相关问题,有时候,晚上10点过后也要打电话,影响老师休息。一次,作业本掉在地上弄脏了,被老师批评后,就反复检查作业本有没有破,有没有脏,甚至,作业一写错就要重写,发展到把旧的作业抄到新本子上。一回家,进门要反复检查身上干不干净,东西带没带,常常需要40分钟以上。反复检查作业,检查书包,经常检查到凌晨1-2点钟。作业本及书包一有皱褶就要换新的,常常两三天就要买一个新书包。有时候,强迫母亲反复洗手,直到自己认为干净为止。上厕所,常常需要40分钟,洗澡要2-3小时,反复擦洗。
这是一名患有强迫障碍的孩子。强迫障碍是一种真实存在,困挠本人及家人的一种慢性疾病。常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儿童少年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类似强迫症状或仪式样动作,如走路数格子,反复折叠手绢等,这种带有一定规则或被孩子赋予特殊含义的动作,往往呈阶段性,持续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消退,不会给孩子带来强烈的情绪反应,不会影响儿童的生活。而强迫障碍是一种病因复杂、表现形式多样的疾病,是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伴有焦虑情绪和对各种事物适应困难的一种慢性疾病。
强迫动作常表现为:强迫询问、强迫洗涤、强迫检查、强迫计数、强迫仪式性动作等;强迫观念常表现为:反复害怕细菌、害怕自己会偷东西、害怕自己会伤害他人;强迫怀疑,对刚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加以怀疑,学龄儿童怀疑自己作业完成没有,做错了没有,上课书带齐了没有,一般情况下强迫怀疑和强迫动作同时出现;强迫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对立观念等。孩子常会试图用其他思想动作来对抗强迫观念。
儿童少年强迫障碍的临床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有的孩子强迫症状突出但不典型,无明显的反强迫倾向和相应的焦虑情绪;有的孩子以繁杂的仪式动作为主;有的孩子不仅自我强迫还摆布其父母参与,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则暴躁不安,甚至冲动伤人,迫使父母就范,以配合其强迫动作。
从发病年龄来看,较早的报道有2岁,6岁,8岁儿童,但更多的强迫障碍起病于青春期。男性发病年龄常在青春前期,女性发病年龄常在青春期。大约50%的成人强迫症患者起病于青春期。如果不治疗,青少年强迫会影响终身,会增加罹患焦虑、抑郁、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危险性。从病因来看,强迫障碍是一种大脑物质代谢异常和某些区域功能异常所导致的疾病。部分孩子与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免疫有关。
成功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个方面。SSRIs是最优选择,其次可以选择氯丙咪嗪。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治疗是唯一被研究证实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生物反馈治疗,精神分析治疗或内心导向性的心理治疗已被证实对强迫障碍无效(Rapoport,2007)。至于森田疗法,国内张向阳1994年的研究发现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有较好的疗效,但有学者研究报道在森田疗法中绝对卧床期出现大量幻听、不得不终止。
如果孩子有让家长担忧的强迫行为,一定要向专业人员求助。儿童少年期强迫障碍发病率不低,但治疗率很低。70%得到有效治疗的孩子会持续获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