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是急诊室第二大常见症状。约1/5的胸痛病人最终被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绝大多数临床指南有如何处理ACS的建议。但在急诊室如何迅速准确排除ACS,特别对ECG、肌钙蛋白均阴性的胸痛病人如何正确处理是更大的挑战。常规AMI检测项目多为心肌坏死后产物,往往出现比较晚,阳性时病人往往失去第一救助时间。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缺血标志物,它是第一个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销售的心肌缺血标志物。利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含量,作为检测早期心肌缺血的指标。多方面研究证明,IMA可敏感的反映心肌缺血状况,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指导治疗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检测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
IMA检测的临床机理:
IMA是FDA批准用于评估心肌缺血的一种新型生化标志物
IMA可衡量与缺血组织接触的白蛋白改变程度;
IMA在缺血时升高,但不象其它心肌标志物在坏死时才出现;
缺血后数分钟内IMA就可升高,并能在缺血缓解后高水平维持数小时;
自1999年以来,全世界超过14个国家,50个不同大型临床试验,包含9000
多个病例,发现以下关于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结果:
IMA与心肌缺血:
(1)IMA在心肌缺血后5——10min即可升高,缺血持续进行时则持续上升。
(2)血管造影术或球囊扩张术所致的缺血现象时IMA会快速上升,且上升程度和扩张的数目、压力、时间有关,数小时后回复正常。
IM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1)IMA对预测近期发生急性心肌损伤的阳性率达94、4%、
(2)对于诊断ACS,IMA有相当高的灵敏度(>80%),但是特异性较差;联合ECG与cTNs能提高对ACS早期诊断的敏感度;IMA高的阴性率可以作为ACS排除诊断的指标。
(3)IMA检测有助于ACS患者不良预后的判断
IMA检测的临床意义:
1、IMA是检测早期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故能更早发现急性心肌缺血,更早预测心脏事件的相对危险。
IMA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的生物标志。ACS具有发病急、变化快、临床表现与危险性不均一等特征,早期诊断困难。传统的生物标志物如肌钙蛋白(cTn)、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只有在心肌发生坏死时才升高,但这时已给患者带来了不可逆的病理损害。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反映心肌缺血的早期敏感的生化指标用于早期诊断,而IMA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ACS早期诊断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IMA对ACS患者心肌缺血检出的灵敏度是ECG的2倍、cTn的4倍。
2、IMA是检测冠脉痉挛导致缺血的生化标志物。
IMA是一个缺血标志物,而不是一个坏死诊断标志物。
3、IMA不仅可以用于ACS患者的早期诊断,还可以用于冠脉事件即PCI术后判断指标。
无侧支循环患者的IMA值明显高于有侧支循环者,IMA值升高与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4、IMA值可作为早期辨别急性脑卒中生化标志物――脑出血发作初期,其中位数水平增加。
IMA检测的优势:
IMA与心肌钙蛋白(cTn)的关系:
1、心肌坏死后6hrscTn释放入血,而IMA在心肌缺血数分钟后即可释放入血。因此,单纯靠cTn等心脏标志物作出ACS诊断将迟于ACS的实际病程,早期可能漏诊。
2、cTn检测是回顾性的,即坏死已经发生。其检测的益处在于可避免心肌进一步损伤的发生。
3、如果疾病发生的同时采血,则cTn并未升高,对诊断意义不大。
4、cTn升高并不全都是急性事件所致。对于ACS患者来说,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确诊心肌缺血的高危患者,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治疗措施――不能仅仅依靠cTn,因为坏死和缺血连在一起是诊断ACS的重要条件。
IMA与ECG的关系:
ECG是诊断心肌缺血最简单、最迅速、最经济的方法。ST段与T波改变是心肌缺血和损伤的特征,但ECG诊断的灵敏度不够(UA约为35%,AMI为50%,有10%的IMA患者是正常的)。缺血的发生往往是一过性的,而缺血ECG改变是实时的。因此,若做ECG时没有心肌缺血,则ECG正常。某些治疗措施可能对ECG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如硝酸酯类药物可能会掩盖缺血ECG改变,从而干扰诊断。而IMA则对心肌缺血具有反应迅速、诊断灵敏度高的特点。
IM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1)IMA对预测近期发生急性心肌损伤的阳性率达94、4%。
(2)对于诊断ACS,IMA有相当高的灵敏度(>80%),但是特异性较差;联合ECG与cTNs能提高对ACS早期诊断的敏感度;IMA高的阴性率可以作为ACS排除诊断的指标
(3)IMA检测有助于ACS患者不良预后的判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