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根据感冒类型,可分为风寒、风热、流行感冒。另外还有夏季感受暑湿引起的暑湿感冒,及体虚感受上述病邪引起的体虚感冒等几大类型。中医的治疗原则是针对引起感冒的不同病因进行辨证施治,疏表清热解毒,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但在缓解症状方面有时不如西药见效快。西药对感冒的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防止继发感染,见效较快,缺点是大多对病毒无治疗作用和消炎作用。另外各种西药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感冒初起可多喝水、葱白汤(葱白3——4段+2——3片生姜,可加点小儿专用蜂蜜)、萝卜汤和富含维C的水果。鼻塞的话可用姜末炒干,睡前包在脚心。小宝宝鼻塞用KARVOL清鼻塞药水,滴在枕头或手帕上。有轻微发热的话可服用泰瑞宁牛磺酸颗粒。肛温超过38度,应去医院检查血常规。看是否有细菌性感染。如血象检查无细菌性感染,则不宜用抗生素,只用抗病毒中成药即可。如血象检查有细菌性感染,则用抗病毒中成药同时用抗生素。肛温超过39.5度,应同时用降温药,并使用物理降温手段。感冒尽量使用中药。有炎症时可使用西药,发高烧(一般为39.5度以上)时也要使用西药降温。
(1)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咽干而痛,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流涕色黄,咯痰黄稠,口渴想喝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药方:珠珀猴枣散、小儿金丹片、王氏保赤丸、小儿感冒颗粒(同仁堂)、小儿宝泰康、板蓝根、小儿速效感冒冲剂、小儿感冒解毒灵颗粒、库克
(2)流感:症状见风热感冒。药方:双黄连口服液(1岁以下的宝宝1/3支,一天3次,1岁以上的孩子可以1/2支,一天3次,3岁以上就可以1支,一天3支。)、鸿泰牌小儿感冒颗粒(中成药)、抗病毒口服液(湖北午时制药)、强生出的艾畅滴剂、健儿清解液
(3)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头、身、关节疼痛明显,鼻塞、流清鼻涕,咳嗽声重,咯痰清稀,口不渴,舌不红,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药方:保婴丹(香港余仁生)(慎用)、小儿感冒茶、小柴胡、清宣止咳颗粒
(4)暑湿感冒: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身热不畅、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肠鸣腹泻、舌苔黄腻。药方:可选藿香正气软胶囊,霍香正气水,午时茶颗粒冲剂,广东凉茶
咳嗽:
小儿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
外感咳嗽可分为两个证型:
(1)风寒咳嗽:起咳嗽频作,喉痒声重,痰白稀薄,伴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舌苔薄白等;治疗用散寒宣肺法。药方为生姜(5片)、橘皮(3克)、红糖二匙煎汤,或服用解肌宁嗽丸、清宣止咳颗粒。宜食辛味温热性的食品,如生姜、白葱、豆豉等。忌食生冷寒凉,包括各种冰制饮料;属寒凉性质的瓜果像西瓜、梨、香蕉、猕猴桃等;3酸味、涩味的食物如醋、酸白菜、泡菜、山楂、乌梅、酸柑橘、白果、藕节及未成熟的柿子、海棠等。
(2)风热咳嗽:咳嗽不爽,痰黏稠,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或伴发热头痛,恶风,微汗出,舌质红苔薄黄等;治疗用疏风肃肺法。药方为:小儿咳喘灵冲剂、健儿清解液、小儿金丹片、橘红丸等。食辛凉清淡食品,以疏散风邪,清热解毒止咳,如菊花、茶叶、白菜、白萝卜、甜梨、甜橙等。忌食包括:酸、涩食品。如醋、酸菜、酸梨、酸橘、酸葡萄、酸李子、柠檬、山楂及柿子、石榴、橄榄等果品;辛热食物如大葱、姜、辣椒、大蒜、韭菜、茴香、芥菜等蔬菜及龙眼肉、大枣、栗子、核桃仁、杏等果品。
内伤咳嗽可分为三个证型:
(1)痰湿咳嗽:晨起咳嗽痰多,色白而稀,胸闷纳呆,神乏困倦,舌苔白腻等;治疗用化痰燥湿法,药方为:生姜三片、橘皮5克、半夏15克、蜂蜜适量煎服,或服用儿童咳液、半夏露等。宜食补肺补脾之气的食品,如山药、薏苡米、牛肉等。忌食辛散、寒凉、硬固食品。
(2)痰热咳嗽:咳嗽痰多,稠黏难咯,口渴,面红唇赤,烦躁,纳呆,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红苔黄厚等;治疗用清肺化痰法,药方为:儿童清肺口服液、复方鲜竹沥液(祛痰灵)等。宜食辛凉或甘寒、苦寒之食物,如竹笋、西瓜、荸荠、甘蔗等。忌食厚味油腻,尤忌辛辣食品,如大葱、姜、蒜、茴香、辣椒、花椒、肉桂、巧克力、咖啡、可可粉。
(3)阴虚燥咳: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口渴咽干,喉痒声嘶,手足心热,或午后潮热,舌红少苔等;治疗用食滋阴润燥法,药方为:川贝枇杷露、京都念慈庵蜜炼川贝枇杷膏、法半夏枇杷膏、复方川贝止咳糖浆。多吃一些水分多的蔬菜及微酸甘之瓜果,如雪梨、百合、蜜汁藕等。忌食燥热上火之食,如辛温热性的蔬菜及鱼肉助火之品。
小儿咳嗽用药应注意:
(1)在疾病的初期,特别是痰不易咳出时,勿滥用止咳药,否则痰会阻塞在呼吸道内,痰内的细菌得到繁殖机会,反而会使病情加重。
(2)不适当的使用止咳药也会掩盖病情。
(3)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如当过频的咳嗽影响孩子的睡眠,甚至引起支气管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时,可以适当应用止咳药,若痰量多不易咳出,同时要用抗菌及化痰的药;
发烧:
小儿口温>37。5℃或腋温>37。5℃或肛温>38℃称之为发烧,发烧是身体的一种免疫系统反应,为对抗病因或细菌之感染而产生的症状。发烧的温度与疾病的严重性并不成正比,热度不高,但精神委靡的孩子更需要家长警惕。一般来说,小儿常见的发烧大都由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感染引起,发烧持续的时间一般为3——4天。
发烧有助于抑制细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增加体内物质代谢能力,使机体抗损伤和修复能力加强,从而加速炎症的消退。发烧以后机体由于体温升高,人体内的白细胞吞噬和杀菌作用增强,产生抗体增多,同时肝脏解毒能力加强。因此,小儿发烧不要急着退烧,暂时性退烧,容易造成对病原体的忽视而延误诊治。
家长可采取以下方法处理小儿发热:及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C;给小儿适当地着衣;保持环境温度在25℃左右。发烧时间过长或体温过高(39度以上),小儿体内营养物质和氧的消耗将会增加,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此时就必须利用物理(贝亲的退热贴、一贴灵)或药物(小儿热速清糖浆、小儿退热宁糖浆、高烧超过39度以上用美林或泰诺林滴剂6小时服用一次,可每隔4小时交替服用。鱼腥草——输液)等方法进行降温。
如果小儿发烧合并有出疹、严重呕吐、意识障碍、腹痛、下痢、呼吸困难急促、黄疸甚至痉挛等,则必须及早就医,最好是到急诊挂号处理。
腹泻:蒸胡萝卜或苹果(带皮)、马齿苋煮水喝(偏方)、妈咪爱(适合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或母乳性腹泻,生物制剂,调节肠胃,帮助消化吸收,还可用于治便秘)、思密达(思密达具吸附性主要吸附肠内有毒物质发挥疗效,与其他药物合用会影响其疗效,应间隔1h以上为好)、武汉健民制药的婴儿健脾散、丽珠肠乐、马齿苋煮水喝(偏方)、丁桂儿脐贴、脾可欣(非感染性腹泻、宝宝体弱面白、大便次数增多、便稀并气味臭秽、含有不消化事物,或有时呈蛋花汤样,伴有腹胀、睡眠不宁)、合生元。注:宝宝腹泻轻时先用保济丸,再喂妈咪爱、丽珠肠乐、安奇醒脾养儿(可安神)
消化不良:妈咪爱、王氏保赤丸、一捻金胶囊、小儿七星茶、金双歧、四磨汤口服液、合生元、肠痛水或肥仔水(英国吴德物次)、儿康宁糖浆、乳酸菌素片、健胃消食片、脾可欣 (注:母乳性腹泻(妈咪爱)效果不错。但要注意奶温,水温不能超过40度,会把有益菌杀死)
湿疹: 一个苹果和一根胡萝卜放在一起用水煮,把煮开的水给宝宝喝(偏方)、郁美净(轻度)、尤卓尔、铍宝、艾洛松(重度)、俄罗纳英膏
热痱: 强生热痱粉、宝宝金水、金银花露、施比灵洗液、炉甘石擦剂
尿布疹:强生护臀膏、鱼石脂软膏、紫草油
便秘: 小儿开塞露、小肥皂头
鼻炎: 鼻渊舒、香菊颗粒
咽喉发炎:小儿咽扁冲剂或咽扁颗粒支气管炎、博士小儿止咳露+消炎药、富露施
夜惊:珍珠末,一小瓶 0.3克,1岁以内每次1/2
蚊虫叮咬:必舒膏、宝宝金水、白塔油、完美芦荟胶、参天制药株式会社生产的泰利必妥牌氧氟沙星滴眼液
轻微外伤:完美芦荟胶、好得快喷剂、百多邦
烫伤:京万红、宝肤灵(宝树堂)(注:2岁以上用)
厌食:黄芪精
去火:小儿七珍丹
舌苔厚: 王氏保赤丸
便秘:用米汤冲调奶粉、小儿七星茶
口腔溃疡糜烂:可涂碘甘油或冰硼散、健儿清解液、鹅口疮需服用制霉菌素片。
去痰西药:富露施、沐舒坦
(1)富露施(N乙酰半光氨酸)是一种抗氧化及提升呼吸道免疫力的补充剂,具有液化粘液及脓性粘液分泌物的作用,并能加速粘膜再生。对胃肠道无明显刺激。
(2)沐舒坦(盐酸氨溴——lAmbroxol HCI)具有粘液排除促进作用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它可促进呼吸道内粘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粘液的滞留,对胃肠道偶有副作用(主要为胃部灼热、消化不良和偶尔出现的恶心、呕吐)。沐舒坦与抗生素同时应用(阿莫西林,头孢呋新,红霉素,强力霉素)可导致抗生素在肺组织的浓度升高,与其它药物合用所致临床相关不良影响未见报道。
抗病毒西药:新博林(利巴韦林、又名病毒唑),为广谱抗病毒核苷类化合物。能抑制病毒合成核酸,对多种RNA、DNA病毒有抑制作用。临床主要用于病毒性感冒、腺病毒、肺炎、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带状疱疹及病毒性脑炎、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等。
消炎药:阿齐霉素、希刻劳、力欣奇、再林阿莫西林、阿莫仙、西力欣
(1)力欣奇片(头孢羟氨苄片) 属第一代头孢菌素的半合成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胞壁合成,达到杀菌目的。它抗菌谱较广,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强作用,是目前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常用药物之一。
(2)希刻劳(cefaclor,头孢克洛)是口服二代头孢菌素,主要针对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卡他莫拉菌等一些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长期使用希刻劳,会使不敏感的菌株大量繁殖。
(3)阿奇霉素为一种新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属1 5 元环大环内酯类, 本品的抗菌谱与红霉素相近,保留了红霉素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作用, 特别对支原体、衣原体及L 型细菌具有特殊作用。但利福平与阿奇霉素合用增加肝脏毒性,极易引起药物性肝炎。呼吸道感染用阿奇霉素三天即可,加强护理,无需再用抗生素
(4)再林阿莫西林是中国市场上最早推出的专为中国儿童设计的羟氨苄青霉素干糖浆,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伤寒、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胆道感染等。对引起小儿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有高度抗菌活性,疗效比青霉素强。副作用主要有胃肠道反应、皮疹、转氨酶升高等,但一般较轻。用药前需做青霉素的过敏试验,凡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5)阿莫仙(amoxycillin;羟氨苄青霉素)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耳、鼻、喉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白喉、百日咳、伤寒、败血症、心内膜炎及钩端螺旋体病等。用药前需做青霉素的过敏试验,凡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6)西力欣(头孢呋辛酯 cefuroxime )是半合成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素,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五官、骨和关节、软组织、生殖器等部位的感染,对脑膜炎、败血症也有效。因本品在尿中有高浓度,尤适于尿路感染。西力欣对β-内酰胺酶有良好稳定性,因而对许多抗氨苄青霉素、抗羟氨苄青霉素的菌株均有效。不良反应有皮肤瘙痒、胃肠道反应、血色素降低、血胆红素升高、肾功能改变等。对青霉素过敏或过敏体质者、妊娠早期慎用。
服用抗生素的注意事项:
(1)杀菌剂和速效抑菌剂不宜联合使用:如用过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后再用红霉素,后者抑制细菌生长,阻碍了前者的杀菌作用,就会产生无效。
(2)同类抗菌药或抗菌谱重叠的药物不宜联合使用:如红霉素与洁霉素同时使用,不但没有提高疗效,反而增加交叉耐药性,容易导致不良反应伪膜性肠炎的发生。
(3)抗菌谱相似不宜联合使用:如希刻劳和氧氟沙星虽属不同类别,但是抗菌谱相似,产生交叉耐药性,会增加肾损害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小儿不宜服用的西药:
安定、阿司匹林、氟哌酸、氟嗪酸、环丙沙星、维生素K、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氨基糖甙类)、氯丙嗪、红霉素(大环内酯类)、土霉素(四环素族)、吡哌酸(喹诺酮类)、利福平(利福霉素类)、氯霉素(酰胺醇类)、磺胺嘧啶(磺胺类)等等。
小儿不宜服用的中药:
巴豆、番泻叶、商陆、水蛭、麝香、蟾酥、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及雄黄。六神丸、复方甘草合剂不能随便地给2岁以下的宝宝服用等,滴鼻剂、紫药水、碘酒、硼酸,甚至花露水等外用药,也要充分考虑到宝宝是否适用、会不会过敏、剂量是否太大,会不会产生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大部分的西药和中药或多或少都有毒性。
(1)严格限制用药量。一般常用的药物剂量,是指成年人的用量。孩子的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无论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机能,还是对药物的敏感性,都和成人不同。比较通用的儿童用药剂量计算法为:儿童用药剂量=儿童体重/60×成人剂(其中60=成人平均体重,单位:千克)。
(2)严格限制用药时间。 由于宝宝的肾功能发育尚不成熟,药物排泄缓慢,在体内的释放作用时间也相应延长。因此,给他们用药,除了注意剂量外,还要注意延长给药的间隔时间,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给孩子服药。
(3)站立服药。医生通常都提倡站立服药,因为这样能使药物直达胃肠道,并被充分吸收。因为如果坐着或躺着服药,不论喝下多少水,都只有一部分药进入胃内,而另一大半的药在经过食管时,会粘附在食道壁,被“截”住了。这些药物既不能完全发挥药效,又对宝宝的食管有伤害
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注意事项:
(1)某些中西药结合治疗可达到“双管齐下”,增效减“毒”的效果,但有些中西药同时服用可产生一系列弊端,轻者降低疗效,重者导致药源性疾病
(2)中药石膏、珍珠母、磁石中均含有金属离子,若与卡那霉素、新霉素等抗生素联合应用会形成不溶性的盐类和络合物而影响其吸收
(3)中成药丹参片不宜与胃舒平合用。丹参能与胃舒平中的氢氧化铝形成不溶性络合物,不易被胃肠道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4)甘草不能与奎宁、麻黄素、利血平、维生素C并用。甘草酸可与这些西药发生沉淀。常用的含甘草的中成药有清心牛黄丸、十全大补丸、八珍丸、人参养荣丸、归脾养心丸、朱砂安神丸、补中益气丸、养心安神丸、止嗽定喘丸、橘红化痰丸、复方甘草片。与奎宁、阿托品、盐酸麻黄碱等多元环碱性较强的生物碱合用时,甘草酸、甘草次酸能与这些生物碱生成大分子盐类,产生沉淀,减少药物的吸收。
(5)蜜炼川贝枇杷膏不能与感冒清并用。蜜炼川贝枇杷膏中含有大量蜂蜜,感冒清的退热成分与蜂蜜能形成复合物,减少药物的吸收速度,使退热作用减弱。
(6)含有酸性成分的中成药如复方甘草片、保和丸、山楂丸、五味子丸、橘红丸、香砂平胃丸不能和碱性西药如氨茶碱、苏打片、胃舒平、氢氧化铝凝胶等碱性西药一起服用合用。因各自的酸性和碱性成分发生中和,会使疗效下降。如羚羊感冒片是碱性中成药,而复方阿司匹林(APC)是酸性中成药,两者合用后疗效降低。
(7)含朱砂的中成药(如磁珠丸、朱砂安神丸、仁丹、七厘散、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六应丸、六神丸、七珍丸、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与还原性西药如溴化钾、溴化钠、碘化钾、碘化钠、硫酸亚铁、亚硝酸盐等同服时,会产生溴化汞、碘化汞之类有毒汞盐沉淀,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
(8)含麻黄的中成药如大活络丸、人参再造丸、气管炎丸、气管炎糖浆、半夏露冲剂等不能与西药痢特灵、异烟肼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抑制人体内的单胺氧化酶,使单胺类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等不被破坏,而贮存于神经末梢内。当服用含麻黄中药时,麻黄中的麻黄碱不被破坏,随血液循环至全身组织,促使单胺类神经递质大量释放,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头痛、呼吸困难、运动失调、严重时可出现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
附录:
(1)香港余仁生出品保婴丹
主要成份:防风,天竺黄,钩藤,全蝎,薄荷,蝉蜕,川贝,牛黄,珍珠,郁金,天麻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化痰定惊。用于小儿感冒,因风寒袭表,食滞化热所致发热恶寒,喷嚏流涕,咳嗽有痰及不思饮食,夜啼易惊等症。
注:看清牌子,不要买错。有一种秘制保婴丹,含有百分之五的冰片,该成分与樟脑具有相似的毒性,而樟脑已知为剧毒物质,特别是对儿童有毒害作用。
(2)小儿宣肺止咳颗粒
主要成份:麻黄、竹叶、防风、西南黄芩、白芥子、苦杏仁、马兰、山药、山楂、甘草等十二味。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或棕色颗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宣肺解表,清热化痰。主治小儿外感咳嗽,风寒外束,痰热郁肺证。
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一岁以内每次1/3袋,一岁至三岁每次服1袋(8g/袋),八岁至十四岁每次服1.5袋。每日三次,疗程三天,或遵医嘱。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
(3)解肌宁嗽丸(口服液)
主要成份:紫苏叶、前胡、葛根、苦杏仁、桔皮、半夏、陈皮、浙贝母、天花粉、枳壳、茯苓、木香、玄参、甘草
性状: 本品为黑绿色的大蜜丸;味微苦、辛。
功能主治:解表宣肺,止咳化痰。用于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痰多。本品具有止咳、平喘、退热、排痰等作用。用法用量:蜜丸,每丸3克;口服,小儿周岁一次半丸;2——3 岁,每次1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口服液,每支10毫升。小儿3岁以内,每次2——5毫升;3——12岁,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
注意事项:(1)忌生冷油腻。(2)多用于小儿受风寒的感冒咳嗽初起。(3)气管炎、支气管炎见上述表现者可服用。
(4)橘红丸
主要成份:化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蒌仁、浙贝母、地黄、麦冬、石膏。辅料为蜂蜜。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闷口干。适用于急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属痰热者。
用法用量:口服,大蜜丸一次2丸,小蜜丸一次12克,一次2次,温开水送服。
(5)健儿清解液
性状: 本品为淡黄色的澄清液体;气香,味甜、微酸。
功能与主治:用于咳嗽、咽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口腔糜烂。可用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湿疹,红痱等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10——15毫升;婴儿每次4毫升;5岁以内8毫升;6岁以上酌加;每日3次。
(6)复方鲜竹沥液(祛痰灵)
功能与主治:有清热止咳化痰作用。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而引起的肺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以及中风舌犟、小儿咳嗽痰多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日3次。一次1——3岁3毫升;3——5岁5毫升;5——8岁10毫升;8——12岁15毫升。
注意事项:本品性凉,故对于寒咳、脾胃虚弱的病人慎用。
(7)儿童咳液
主要成份:紫菀,百部,枇杷叶,前胡,甘草,苦杏仁,桔梗,麻黄,蓼大青叶
性状: 本品为红棕色的液体;味甘、微苦。
功能与主治: 清热润肺,怯痰止咳。用于咳嗽气喘,吐痰黄稠或咯痰不爽,咽干喉痛。
用法用量: 口服 1―3岁每次5毫升,4岁以上每次10毫升,每日4次。
(8)半夏露冲剂
主要成分:生半夏、枇杷叶、远志、款冬花、桔梗、麻黄、甘草、陈皮、薄荷油。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适用于咳嗽痰多,支气管炎。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7g,一日4次,开水冲服。
注意事项:忌食油腻之物。燥咳、干咳及热咳者禁用。胃寒病人服用本品过多会有不舒服感觉,停药即可消失。
(9)广州王老吉药业出品小儿七星茶冲剂。
主要成份:钩藤,蝉蜕,山楂,稻芽,薏苡仁,淡竹叶,甘草。辅料为蔗糖。
功能主治:定惊消滞。用于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二便不畅,夜寐不安。
用法:开水冲服
(10)课萜嬗ν瑁ㄒ帕#
主要成份:牛黄,蛇胆,沉香,冰片,人参,熊脱氧胆酸,麝香酮。
功能主治:小儿夜哭,哦睡不宁,惊悸紧张,肚泻呕奶,肠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感冒发热
(11)京都念慈庵蜜炼川贝枇杷膏
主要成份:川贝母,枇杷叶,南沙参,茯苓,化橘红,桔梗,法半夏,五味子, 瓜蒌子, 款冬花,远志,苦杏叶,生姜,甘草,杏仁水,薄荷脑 川贝母,枇杷叶
功能主治: 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护喉利咽,清热养阴,用于伤风咳嗽,痰多痰稠,气喘不适,咽喉干痒及声音沙哑等症。
主要成份:法半夏、罗汉果、枇杷叶、川贝母、化橘红、桔梗、苦杏仁、远志、瓜萎仁、款冬花、薄荷脑、甘草、蜜糖。
功能与主治:止咳、化痰药。用于咳嗽痰多、痰咳不清爽、咽喉干燥、胸闷等症状。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日3次,一次10-15毫升
(13)急支糖浆
主要成份:麻黄、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枳壳、前胡、紫菀、甘草。
功能与主治:清热消炎、祛痰止咳。用于感冒后咳嗽、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以及支气管哮喘伴感染。处方中同时重用止咳化痰和清热解毒多种中药,使该药有较强的抗菌消炎、止咳化痰双重作用。在使用时可以少用或不用抗生素,本品克服了不少止咳化痰药无消炎作用的不足。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日3-4次,一次20-30毫升,小儿酌减。
(14)保和堂珠珀猴枣散
主要成份:茯苓、薄荷、钩藤、金银花、防风、神米曲、麦芽、珍珠、琥珀等
功能主治:小儿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痰鸣,不思饮食,烦躁易惊,舌质红,苔黄,脉浮数等症。
用量:治疗一百日以内婴儿,每瓶分三次服;百日以上、壹岁以下,每瓶分二次服;壹岁至四岁,每次服一瓶;五岁以上者,每次服壹瓶半至二瓶;每日服二至三次。
用法:用温开水和匀送服,或调和於粥、奶等食物中服食亦可。
注:猴枣散该方被列入急救药,主要用于高热、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有里热症状者。一般的感冒不宜用此药。更不能当保健品长期服用。
(15)儿童清肺口服液
主要成份:本品为麻黄,苦杏仁(去皮炒),石膏,甘草,桑白皮(密炙),瓜萎皮,黄芩,板蓝根,法半夏,浙贝母等药味经加工制成口服液。
性状:为棕红色液体;气清凉,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用于小儿肺经痰热,外感风寒引起的面赤身热,咳嗽气促,痰多粘稠,咽痛声哑。经药效学研究及动物实验证实,儿童清肺口服液除具有镇咳功效外,还能使气管分泌物增多变稀易咳出,具有祛痰作用。它对试验引起的回肠平滑肌具有收缩作用,还可延长过敏喘息的潜伏期,具有止喘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毫升,6岁以下一次8毫升,6岁以上一次10毫升,一日3次。
(16)王氏保赤丸
性状:本品为朱红色极小丸;气微,味微苦。
功能与主治:祛滞、健脾、祛痰,用于小儿乳滞疳积、痰厥惊风、喘咳痰鸣、乳食减少、吐泻发热、大便秘结、四时感冒以及脾胃虚弱、发育不良等症;成人肠胃不清、痰食阻滞者亦有疗效。
用法与用量:乳儿可在哺乳时将丸附着于乳头上,与乳汁一同呷下。若哺乳期已过,可将
丸药嵌在小块柔软易消化食物中一齐服下,6个月以内婴儿每服5粒,6个月至2周岁,每超过一个月加 1粒,2——7岁每超过半岁加5粒,7——14岁每次服0.15g,成人每次服0.3g,轻症一日1次,重症一日2次或遵医嘱。
(17)小儿七珍丹
主要成份:雄黄、天麻、天竺黄、全蝎、僵蚕、清半夏、钩藤、桔梗、黄芩、巴豆霜、胆南星、蝉蜕、蟾酥、沉香、水牛角、羚羊角、牛黄、麝香、朱砂。
功能与主治:化痰熄风,镇惊退热,通便泻火。适用于小儿乳食停滞,大便不通,惊风抽搐,痰涎壅盛。
用法与用量:口服。1个月的小儿每次3粒,5―6个月的小儿每次4―5粒,12个月的小儿每次7粒,一日1―2次,温开水化服。
注意事项:麻疹及久泻气虚者忌服。
(18)小儿金丹片
主要成份:朱砂、橘红、贝母、胆南星、前胡、玄参、清半夏、大青叶、关木通、桔梗、荆芥穗、羌活、西河柳、地黄、枳壳、赤芍、钩藤、葛根、牛劳子、甘草、防风、冰片、水牛角浓缩粉、天麻、羚羊角粉、薄荷脑。
功能与主治:祛风化痰,清热解毒。适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呕吐,急热惊风。
用法与用量:口服。周岁小儿每次2片,周岁以下小儿酌减,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