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医院,大家都知道内科、外科,也知道检验科、放射科等。但一说起核医学科,很多人没有听说过,甚至一些临床医生也没有深入了解。
核医学是一种利用标记有放射性核素的药物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是医院现代化的标志,是核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科学。
核医学适用于人体很多疾病的检查诊断,对部分疾病的治疗也非常有效。在发达国家,几乎每三个就诊的病人中就有一个病人要采用核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在我国,核医学尚属于一门新兴学科,但发展十分迅速。
说起它的传统,得追溯到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探索用放射线来诊断治疗疾病。1934年,居里夫妇第一次用人工方法获得了放射性镭,为医学上广泛应用人工放射性核素奠定了基础。1942年费米建成第一个原子反应堆,从而解决了放射性核素人工制备的难题,这一年世界上首次采用131碘治疗甲亢。此后,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核电子技术、细胞杂交技术、核药学、分子生物学、加速器微型化和自动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渗透,核医学在应用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理论并趋于成熟,逐渐被公认为医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学科,是医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核医学的精髓是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示踪技术其实大家并不陌生。比如,在自然界观察野生动物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就是利用的示踪技术。科学家把野生熊猫抓住后,在它身上放上一个无线电发射器,人们在房间内通过仪器就可以探测到大熊猫的行踪,那个无线电发射器就是一种示踪物。核医学检查用的示踪物不是无线电发射器,而是放射性核素。把放射性核素连在某些化合物上,就成了放射性药物,把它引入体内,医务人员通过仪器就能在体外探测到那个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假如想了解心脏,医务人员就把放射性核素和可以聚集到心脏的药物连接在一起,如果想找到肿瘤也可以把放射性核素连到亲肿瘤的药物上。因此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可以观察到患者的各个脏器或组织的代谢和功能。
核医学的功能
核医学显像检查和放射影像、超声检查方法是有本质区别的。核医学的成像取决于脏器或组织的血流、细胞功能、细胞数量、代谢活跃程度和排泄引流等因素,是一种功能代谢显像,因而更有利于对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准确判断。而CT、MR等检查主要是通过显示脏器或组织的解剖形态学的变化,分辨率很高是其主要特点,而核医学从器官组织的功能代谢变化上可早期显示疾病的相关信息。
骨显像是核医学最常用的显像检查之一,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国内外综合医院中占影像核医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一。它是将亲骨性的放射性药物由静脉注入体内,再通过特殊的仪器设备进行全身成像的一种技术。它能够比较清楚的显示全身骨骼的形态,而且能反映骨骼的血液供应和代谢情况,所以对各种骨骼疾病,如肿瘤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观察有着很重要的价值。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有心前区不适、疼痛、憋气等症状的患者,可以帮助他们准确地诊断其有无心肌缺血,准确率大于90%。对于冠心病的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以帮助其确定治疗方案,并评估其预后状况及危险度。比如,如果病人的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基本正常,首选药物治疗;如果有心肌缺血,就应视严重程度和部位进行冠脉支架术或冠脉搭桥术。
放射性核素治疗开展得最早、应用得最广泛的就是在甲状腺疾病方面。放射性131碘治甲亢是国际公认的最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131碘进入人体后,由胃肠道吸收,在随血液循环流经甲状腺时被甲状腺所摄取,并停留在腺细胞内。131碘释放β射线,集中在腺体内进行照射,通过辐射生物效应使甲状腺细胞损伤、破坏,部分细胞坏死、溶解,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自世界上首次用131碘治疗甲亢以来,迄今为止国外已治疗100多万例,国内已有10多万例。而对甲状腺癌的病人大剂量的131碘治疗更是必需的治疗路径。
此外,晚期恶性肿瘤常伴发骨转移,约有50%的患者有局限性或全身性疼痛,外照射放疗虽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但对多发病灶却无能为力,副反应也多。近年来医学上利用亲骨性放射性核素89锶,借助其发射的β射线产生电离辐射效应,可达到缓解骨转移疼痛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