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按其波长可以分三种,即A、B、C。紫外线C的波长最短,对地球生物影响很大。所幸的是,它可以被臭氧层吸收,不能透射到地球表面。紫外线A 的波长最长,辐射到地球表面的强度稳定,可以穿透臭氧层和普通玻璃,它可以穿透皮肤的表层,达到更深一层的皮肤,是太阳晒黑皮肤的主要紫外线。紫外线B的穿透力比紫外线A要低,可以部分地被臭氧层吸收,辐射到地球表面的强度受到太阳相对于地球的入射角的影响。
因此,人们所处的纬度和每天不同的时间所接受到的紫外线B强度差别悬殊。紫外线B的穿透力小,可以被普通玻璃所阻挡,当它能够接触到皮肤时,也只能穿透皮肤的表层,它可以造成皮肤烧伤和致癌,但它是转化维生素D的紫外线。为了最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获取维生素D,晒太阳的最好时间是早上10点到下午2点之间。在此外的时间段晒太阳,只会使皮肤变黑,增加患皮肤癌的可能性,而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维生素D。
经常晒太阳就可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吗?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第一,紫外线的吸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皮肤的黑色素可以影响紫外线的吸收。黑人、黄种人从太阳获取维生素D的能力要比白人低。同时,由于人们室外活动的减少、高纬度地理环境、漫长的冬季和大气污染,也大大减少了皮肤接触紫外线B的机会。
第二,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合成维生素D3的能力减弱,肾脏活化维生素D的能力也相应下降,发生维生素D缺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据抽样调查,在美国有1/3的人口存在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
维生素D缺乏可以没有主观症状,主要靠测定血液25羟化维生素D3的水平来诊断。过去的教科书 把维生素D的正常值定在9至38ng/ml之间。现在的维生素D专家们认为,维生素D的正常值应为30至60ng/ml。如果维生素D在20至30ng/ml之间,称之为不足;在10-20ng/ml称为维生素D缺乏;如果在10ng/ml以下则称为严重缺乏。
前些年,人们还普遍认为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血钙和血磷的水平和骨的代谢。维生素D缺乏,可以造成佝偻病,成人骨软化,骨质疏松。到了1980年,两名科学家发现,在自然日照减少的大城市和高纬度的地区,大肠癌的死亡率比较高,从而推想,维生素D可能在预防大肠癌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后,对维生素D的研究报告越来越多。人们发现,冠心病和癌症这两个当今人类的最大杀手,也和维生素D缺乏有关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