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产生的器官功能损害较多,涉及到人体多个器官,如:神经、消化、泌尿、及造血等系统的相关器官。现谈一下常见的器官功能损害。
一、神经系统的损害:
1、以末梢神经以异烟肼及乙胺丁醇为多见。初期表现为末梢皮肤感觉异常,多位双侧对称性改变,近;而指趾末端麻木,手足发热,震颤,肌肉抽动,抽搐,疼痛,四肢无力和关节软弱,常规量0.3G/日很少发生,剂量增加该反应增强,营养不良、酗酒孕妇及伴有糖尿病者易于发生,可用维生素B6;
2、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以异烟肼喹诺酮类为多见。表现为欣快感,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亦可出现兴奋、抑郁头晕头痛、失眠、嗜睡,甚至精神失常。故癫痫病人或精神病史者可导致发作。
3、前庭神经或耳蜗神经损害主要发生在氨基糖甙类如链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及卷曲霉素等。发生率与年龄增长和剂量增大成正比。前庭损害表现为眩晕,头痛,恶心,严重时平衡失调,光线阴暗时更加明显。由于药物进入内耳淋巴液的浓度高于其他组织,因而造成耳部损伤,耳聋多在持续性耳鸣后出现乙胺丁醇(EB) 对结核杆菌以及多种耐药菌株有抑制生长的作用,为目前抗结核药物中最常用的抑菌剂,主要用于耐药菌引起的肺结核,或不能耐受对氨水杨酸的病人(目前多已取代),对复发性肺结核及空洞型肺结核等疗效显著。用法:口服,每日每公斤体重15毫克,成人常用量750毫克一天。副作用主要为球后视神经炎,引起视力障碍,多在用药2月后发生,及时停药可以恢复。
以上是乙胺丁醇的药物机理,不知我说的可明白。发热的原因有很多中,没见到病人我不好下定论。如果是乙胺丁醇过敏的话,可以选择其他药物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