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脏性粘连指不涉及前腹壁的腹腔粘连,可以是肠管间、肠管和系膜间,或是大网膜肠系膜肠管间相互间的粘连,女性患者还包括子宫和附件相关的粘连,盆腔粘连也属于脏性粘连。这些粘连在气腹CT造影,平卧位扫描检查时,不似壁性粘连,会随着前腹壁的隆起,在气腹空间拉伸展开,而是埋没于组织脏器之间,无法分辨识别,因此术前尚无理想的诊断方法,是影像检查的盲区。脏性粘连的类型多样,差异很大,有单纯索带粘连,也有团块状、弥漫性复杂粘连,手术松解的难易程度和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腹腔脏性粘连CT影像诊断的探索,个人认为可以从两个方向努力,一是对气腹造影后CT扫描体位的进一步丰富。二是对腹部CT影像中的“漩涡征”进行深入的探寻。人工气腹形成的气腹空间,平卧位时脏器基本不发生位移。若是完全的侧卧位甚至俯卧位时,腹膜内位脏器,主要是小肠及系膜、大网膜等,依据其游离度的不同,发生顺应重力的位移,而气腹空间也会发生规律性的区域分布。对这些改变也进行扫描检查,能较平卧位提供更多的腹腔相关信息。腹内结构有无粘连,必将对这种位移和气腹的形态产生影响。探寻位移的规律和气腹形态变化,就可能成为脏性粘连的影像诊断线索。如盆壁的粘连,在完全性侧卧或俯卧位时,就可能是悬挂于盆壁的抗重力非生理性解剖结构。气腹状态患者平卧位不适感轻微,侧卧或俯卧位,不适感显著加重,但短暂的扫描时间内,仍可安全耐受。因此这方面的工作展望,可以期待。
脏性粘连影像诊断的另一个可能的突破口,就是对肠系膜血管的“漩涡征”的解读。这个征象的提出,主要是腹部CT影像对急性肠扭转、腹内疝的特异性判定。肠系膜血管在脂肪组织背景的映衬下,平扫可以显示出走向的分布,在血管注入增强剂,对比度就更加显著。当系膜血管发生扭曲改变时,可出现特征性漩涡征。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在非急腹症受检者中,也有漩涡征的存在。目前的解释是系膜粘连引起的系膜血管走向异常。因此系膜粘连和漩涡征的关系,值得临床深究。
腹腔粘连术前的影像研究结合临床腹腔镜检的现场勘验,必将显著增进我们对腹腔粘连影像诊断的认识,尤其是手术对粘连松解的有效干预后,再进行影像的复查,使得研究更加周全和完备,是对相关结论的客观性验证。
经过近一年的等待,数百例患者中,近日终于出现一例盆腹腔肠袢粘连的典型病例,通过气腹造影侧卧位扫描确认。验证了先前的假定,很高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