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良性疾病与乳腺癌的相关性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乳腺增生、乳腺癌等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成为现代女性健康的大敌,被医学界称为“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乳腺疾病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病?如何有效地进行防治?怎样才能远离乳腺疾病的困扰?针对女性所关心的上述问题,经验丰富的乳腺疾病专家将给出科学的诠释。
关于常见的乳腺疾病有哪些?可以致癌的有哪几种?常见的乳腺疾病有:乳腺炎、乳腺结核、乳腺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乳痛症、乳腺增生、乳房发育不良以及乳腺癌。
其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是乳腺癌的前期病变。
白领易患乳腺疾病据介绍,北京市有关部门曾在全市范围内对各种职业和年龄层的妇女共20多万人进行了普查,结果发现,乳腺疾病患者以办公室工作的女性为主,因为这类疾病中相当一部分与内分泌紊乱有关。专家介绍,有关调查显示,患有良性乳腺疾病的人群当中,白领、公安、教师等压力大、工作紧张的脑力劳动者占较大比例。
关于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有哪些临床症状?
该病好发年龄为25-50岁、性情急躁、易怒或性格内向的女性。以乳房疼痛和肿块为主要特征,起初为胀痛或触痛,随月经周期呈发作性,经后疼痛减轻或消失。严重者可呈持续性疼痛,甚至走路、活动时亦疼痛,可向肩、背部、腋窝、上肢放射。囊性增生以乳房肿块为主要症状,肿块可为单一或多个,严重者可出现一侧或双侧乳头溢液,乳腺增生一旦形成或囊肿病变,乳房疼痛反而减轻或消失,易造成错觉,认为疾病变轻了。有1%-3%的患者可合并副乳(癌变相对高);还有的伴有月经不调、痛经、腰区酸痛、大便干燥等症。
乳腺增生症会癌变吗?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种乳腺囊性增生病,许多学者认为这是一种癌前病变,约有2%-3%可发生癌变。有文献报道,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发生乳腺癌的机会要比同年龄组的妇女大4-5倍,也可与乳腺癌合并存在。
乳腺囊性增生病与一般的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症,有经验的医生或通过各种仪器还是可以鉴别的,因此患有乳腺增生应定期请医生检查,对于乳腺囊性增生病,应警惕癌变的可能,必要时应手术切除病变。
若病情较长,病情严重或疑有癌变倾向者,可予手术治疗,术后再用中药调理,必须明确乳腺增生病对女性的真正威胁来自部分具有发展为乳腺癌的危险性的潜在患者,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有一种“多阶段发展模式”的学说:即“正常增生--非典型性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的发展模式,因此乳腺癌的防治由三级预防向二级预防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转变,对乳腺癌的一级预防已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积极开展干预治疗乳腺增生,进一步研究延缓、阻断及逆转乳腺增生病向乳腺癌发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患了乳腺增生必须及时治疗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
患了乳腺增生病以后有相当多的患者重视程度不够,迟迟不就诊或只求缓解乳痛症状,而意识不到乳腺增生病的潜在危险―――即部分乳腺增生长期迁延不愈,会发生乳腺良性肿瘤或发生恶性病变。
为了能及时发现乳腺疾病,专家提倡25岁以上女性一定要每月自查乳房,具体方法是:洗浴后站在镜前检查,双手叉腰,身体做左右旋转,从镜中观察双侧乳房的皮肤有无异常,乳头有无内陷,然后用手指的指腹贴在乳房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慢慢移动,切勿用手挤捏,以免将正常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
关于乳腺癌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和乳腺自检乳腺癌主要表现为无痛、质硬、边界不清的肿块,有时可伴有局部皮肤的改变,如“酒窝征”―――局部皮肤牵拉、皱缩;“橘皮征”―――皮肤水肿。其他症状尚有乳头溢液、乳头乳晕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由于乳腺位置浅表,便于检查,妇女可以通过乳腺自检发现大部分乳腺病变。乳腺自检应每月进行一次,有月经的妇女应在月经来潮后7天左右进行,已绝经的妇女可固定选择每月中的某一天进行检查。正常乳腺大多有一些结节感,应熟悉平时的状况,在此基础上的任何改变都应引起重视。值得强调的是乳腺自检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发现乳腺的异常变化,而不是自己判断病情。
发现变化应尽早去医院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乳腺癌的预后有根本的决定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