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一症的治疗,张士定老师有其独特之处,临床疗效良好,深得当地群众好评。《人参三七加味治疗更年期妇女崩漏临床疗效观察》一文曾发表于《中国中医急症》,并以此晋升副主任医师。本人跟师一年,临床上碰到该类病人,常常药不过3剂即能见效。本例病例就是在其指导下取得良好疗效,在此与各位前辈同仁分享。
患者,黄XX,女,41岁,住院号11391。以“月经淋漓不尽17天”为主诉于2013.08.23就诊。患者2013.08.06来潮,至就诊时仍淋漓不尽,量少色黑,有黑色血块,伴腰酸腹痛,精神疲倦,头晕心悸,动则气促,双下肢浮肿,纳少寐差,二便调。舌体胖大,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月经史:14 10-12/26-28,LMP2013.08.06,量中,色偏暗,有血块。
生育史:育有1子1女,配偶及子女均体健。
辅助检查:血常规、凝血五项大致正常;B超(肝胆、胰脾、子宫、双附件及膀胱)示:1、肝内多个稍高回声团,性质待定2、左侧卵巢无回声区,性质待定3、胆、胰、脾、膀胱、子宫及右侧附件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胸部正侧位片示:右肺类圆形结节影,性质待查。
诊断:崩漏-气虚血瘀证。
治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塞流止血为主,兼澄源治本。
治法:补气摄血,祛瘀生新
选方:归脾汤加味:
红参 30g 三七 20g 黄芪 15g 当归 15g
炒白术 15g 炙甘草10g 茯神 20g 远志 6g
酸枣仁 15g 木香 6g 龙眼肉 30g 茜草根 15g
大枣 6枚劈 生姜 6g
共3剂,水煎服,首煎40分,次煎20分,兑均澄清,取汁600ml,分温3服,饭前1小时服用,令卧床休息,少食辛辣刺激之品。
并予针刺、中频脉冲电治疗。
2013.08.24
服药后2个小时后月经量明显增多,并带大量血块,色黑,伴腰酸腹痛、头晕心悸、动则气促、双下肢浮肿,纳少寐差,二便自调。舌体胖大,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张师查问病人并详细了解病情后,考虑针刺及中频脉冲电治疗影响疗效,给予停止针刺及中频脉冲电治疗。病人无其他不适,继续原方服用。
2013.08.26
月经量较前明显减少,带少量血块,颜色较前稍有变红,稍感乏力,轻微腰酸腹痛,双下肢浮肿较前减轻,偶感心悸,自觉精神比较兴奋,难以入睡。舌体胖大,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效不更方,继续按原方服用。
2013.08.29
经血基本停止,仅见少量黄色分泌物,少许异味,稍感乏力,有一过性心悸,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舌体胖大,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药效不更方,按上方继续服用三剂,诸症皆除而出院。
体会:
一、崩漏是妇科常见的疑难急重证之一,尤其多发于更年期妇女,其主要机理是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宫藏泻失常所致,导致崩漏的常见病因有脾虚、肾虚、血热和血瘀。治疗上前人总结为:塞流、澄源、复旧三法,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急性出血期,塞流止血是本病治疗的重要环节。“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宜当速固”,“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能摄血”,补气摄血止崩是常用方法,张师选方常用归脾汤,并重用人参。
二、更年期是女性逐渐衰老的过渡时期,七七之年,肾气衰退,天癸渐竭,精血日亏,此时出血之变,多系正气亏虚,阴阳不和,冲任失固而致。然脾肾两虚正是衰老机体正气亏虚的本质,而虚久必瘀。若阳气亏虚,阴寒内盛,则可致血脉凝聚;阴血亏少,脉道枯涩,或阴虚火旺,煎熬血液,也可致血脉瘀滞。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之所藏,一旦虚损,必致血脉瘀滞。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损,生化无源,气虚必不行血而致血瘀。故随着机体生长壮老的发展,脾肾渐虚,气血亦由盛至衰,其运行由通畅逐渐懈惰乃至凝涩,这也预示着机体衰老过程中有潜在的血瘀证的存在。有学者调查发现,血瘀证检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再则,根据中医血瘀证的理论认为“血失何根,瘀血即其根也”。一旦瘀血形成,留而不去,瘀血阻滞胞宫,致使新血不生,血难归经,因而导致更年期的崩中漏下,张师常重用三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