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俗称脊柱侧弯,它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并且躯干两侧对称。如果从正面看有双肩不等高或后面看到有后背左右不平,就应怀疑“脊柱侧凸”。这个时候应拍摄站立位的全脊柱X线片,如果正位X线片显示脊柱有大于10度的侧方弯曲,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凸。轻度的脊柱侧凸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外观上也看不到明显的躯体畸形。较重的脊柱侧凸则会影响婴幼儿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使身体变形,严重者可以影响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瘫痪。轻度的脊柱侧凸可以观察,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
脊柱侧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儿童的常见疾病,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
正常X线片 脊柱侧凸X线片 脊柱侧凸外形
二、脊柱侧凸病因:按照病因可分为功能性或器质性两种。
(一)非结构性脊柱侧凸:1、姿势性侧凸;2、腰腿疼痛,如椎间盘突出症、肿瘤;3、双下肢不等长引起;4、髋关节挛缩引起;5、炎症刺激(如阑尾炎);6、癔症性侧弯。
这些原因引起的暂时性侧弯,一旦原因去除,即可恢复正常,但长期存在者,也可发展成结构性侧凸。
(二)结构性脊柱侧凸:
1、特发性侧凸:最常见,占总数的75%-85%,发病原因不清楚,所以称之为特发性脊柱侧凸。根据发病年龄不同,可分成三类。(1)婴儿型(0~3岁) ①自然治愈型;②进行型。(2)少年型(4~10岁)。(3)青少年型(>10岁~骨骼发育成熟之间)。上述三型中又以青少年型最为常见。
2、先天性脊柱侧凸:脊柱在胚胎时期出现脊椎的分节不完全、一侧有骨桥或者一侧椎体发育不完全或者混合有上述两种因素,造成脊柱两侧生长不对称,从而引起脊柱侧凸。往往同时合并其他畸形,包括脊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泌尿系畸形等,一般在X线片上即可发现脊椎发育畸形。
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示意图
3、其他类型:包括神经肌肉性、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凸、间质病变所致脊柱侧凸、后天获得性脊柱侧凸(如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脊柱结核、脓胸及胸廓成形术等胸部手术引起的脊柱侧凸)及其他原因(如代谢性、营养性或内分泌原因引起的)脊柱侧凸。
三、脊柱侧凸的治疗: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保守治疗:最主要和最可靠的保守方法是支具治疗。一般20度以内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可先不予治疗,进行严密观察,如果每年加重超过5度,则应进行支具治疗。首诊30度~40度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应立即进行支具治疗,因为这一组病人60%以上会发展加重。
(二)手术治疗:脊柱侧凸手术目的是:防止畸形进展;恢复脊柱平衡;尽可能的矫正畸形;尽量多的保留脊柱的活动节段;防止神经损害。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在下列情况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1)胸弯大于40度、胸腰弯/腰弯大于35度者;
(2)支具治疗不能控制,侧弯快速进展者;
(3)腰背疼痛明显或者有神经压迫症状者。
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病人,如果侧弯是容易进展的类型或者在观察期间出现侧弯明显进展,则应尽早手术治疗,一般3~5岁是一个比较好的手术时机。
典型病例一、先天性脊柱侧凸
先天性脊柱侧凸 术后两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