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在使用与双硫仑(一种戒酒剂)具有相似作用的抗菌药期间(头孢哌酮钠最常见)或之后不久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双硫仑(disulfiram)为通用名,又称戒酒硫、双硫醛,作为戒酒药已收入美国、日本等国药典。
双硫仑作用机理是:乙醇进入体内后,先在肝脏内经乙醇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醛,乙醛再经醛糖氧化还原酶(也有文献称乙醛脱氢酶或乙醛去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酸,乙酸进入枸椽酸循环,最后转变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而双硫仑可抑制醛糖氧化还原酶,使乙醛不能氧化为乙酸,致使体内乙醛浓度升高,产生不适。服用双硫仑以后的一定时间内饮酒,会发生面部潮红、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口中有大蒜样气味等反应,甚至休克,血压下降至60~70/30~40mmHg,并伴有意识丧失,严重者可致呼吸抑制、心肌梗塞、急性心衰、惊厥及死亡。
此即双硫仑(样)反应,也称戒酒硫样反应、双硫仑―酒精反应或双硫醒反应。应用双硫仑是期望建立饮酒者对酒产生厌恶的条件反射。由于双硫仑从体内排出缓慢,所以用药期间甚至在停药后1周~2周内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也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因此,双硫仑只适用于有强烈戒酒愿望的自觉戒酒者。
1、应用头孢哌酮钠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
头孢哌酮钠化学结构上的特点是在其母核7 - 氨基头孢烷酸(7-ACA)环的3位上有甲硫四氮唑(硫代甲基四唑)取代基,其与辅酶Ⅰ竞争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中心,可阻止乙醛继续氧化,导致乙醛蓄积,从而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应用头孢哌酮钠发生该反应时查体时可有血压下降、心率加速(可达120次/min)及心电图正常或部分改变(如ST―T改变)。
如果患者出现心前区疼痛伴心电图ST-T改变则是由于甲硫四氮唑取代基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造成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肌舒张期缩短,冠状动脉灌注压降低,导致灌流量减少所致。
2、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治疗措施
严格掌握适应症、提高安全意识是有效防止双硫仑样反应的前提。一旦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应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恰当有效的急救措施,包括:
(1)卧床休息,休克者采取“V”型体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4~6L/min,改善组织缺氧。
(3)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地塞米松5~10m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或静推,补液及利尿,并根据病情给予纳络酮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4)对症处理。如恶心、呕吐者可给予胃复安10mg肌注;如嗜睡、意识不清可以给予纳洛酮对抗治疗。
(5)床旁备齐急救器械及药品,如除颤仪、吸痰器、气管切开及静脉切开包、呼吸兴奋剂剂、利尿剂等其他抢救药品。
(6)密切观察患者神志、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心律、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并做好病情动态的护理记录。
3、关于纳洛酮
纳络酮为羟一氢吗啡衍生物,是纯阿片受体拮抗剂,能阻断和逆转内源性阿片肽的毒性作用,能拮抗吗啡类药物的镇痛和抑制作用。纳络酮不仅能拮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而且对非阿片类药物中毒、休克、急性呼吸衰竭等也有显著疗效。
在应用于抢救急性酒精中毒方面:纳络酮是目前公认的治疗酒精中毒的有效药物,它能有效地产生抑制 B一内啡肽效应,解除其对呼吸和血管交感功能的抑制作用,改善全身血液循环,抑制自由基的释放,减少氧自由基损伤,还可促进酒精的转化,使血液中酒精的含量明显下降,从而逆转酒清中毒的病理性生理变化。使患者在短期内神志转清,呼吸血压恢复正常。
4、其它可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
除了头孢哌酮以外,应用头孢类其它抗生素如头孢美唑、头孢米诺、头孢孟多、头孢甲肟、拉氧头孢、头孢唑啉、头孢克洛、头孢曲松等;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噻克硝唑、酮康唑等;以及其它类如呋喃唑酮、氯霉素、灰黄霉素等药物期间如果饮酒也有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