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介入具有创伤小,风险小,美观不留疤痕的优点愈来愈受到患儿家长的欢迎。 一般介入治疗后要求在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2年,三年进行6次随访。那么随访很重要吗?
当然不是可有可无。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后无需服用任何药物,也无任何异物在体内存留,但扩张后会有瓣膜周围的短期水肿,术后的状态不能完全反映扩张后的疗效,个别患儿因瓣膜发育等方面的原因效果可能不很理想或出现再狭窄,需要再次治疗。随访的关键是前三次,6个月以后如果无异常情况可适当减少随访次数。 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介入治疗后无需服用任何药物,如无残余分流,一般随访最重要的是前三次,6个月以后的随访可适当减少。但如有残余分流等情况需继续按规定完成随访。 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需服用3到6个月的抗凝药物阿司匹林,虽说量很小,但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儿可能出现低凝状态出现出血倾向,需及时复诊,调整服药剂量。个别患儿会出现动脉心房漏,需及时处理。所以完成3年的随访还是很有必要的。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除和房间隔缺损一样需服用抗凝药外,发生术后心律失常的机会也相对较多,可出现各种传导阻滞,严重的需要把封堵器取出或安装起搏器。所以随访更为重要,需按要求完成3年随访。出现意外情况更要及时复诊。
虽说介入治疗有很少数会发生治疗后的并发症,但并发症的发生率远低于开胸手术。为了及时处理,术后的随访还是很重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