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其发生的根本病因是体内铁缺乏,发病多在6个月至3岁,大多起病缓慢。
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可表现为烦躁不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皮肤及黏膜苍白、易发生感染等;年长儿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学习能力差、反应慢等。贫血、病程越久的患儿可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轻度肿大。
预防:
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及时、合理辅食添加:注意含铁丰富的辅食添加(如强化铁米粉、动物肝脏、鱼泥、肉末等);定期检查血色素,6个月龄后进行血色素检查;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应从4周龄开始补铁,剂量为每日1-2
mg/kg.d元素铁,直至1周岁。
治疗:
缺铁性贫血确诊后,可通过口服补充铁剂进行治疗。按元素铁计算补铁剂量,即每日补充元素铁4~6
mg/kg,餐间服用,分2~3次口服,同时口服维生素C以促进铁吸收。在血色素正常后继续补充铁剂2个月,恢复机体铁储存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