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125粒子(粒子刀)治疗肿瘤
近20年,随着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结晶“粒子刀”诞生。首先在美国出现并应用于临床,每年美国西雅图医院利用“粒子刀”治疗各种肿瘤达400多例,极受广大肿瘤患者的欢迎。2000年日本、韩国等国相继开展这一技术,同时引起我国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粒子刀”是放射性粒子基于最新的计算机三维立体医疗图像处理平台,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放射剂量场蒙特卡洛方法(MonteCarloMethod)完成的立体定向粒子植入计划系统(TPS)基础上的最新治疗肿瘤的手段。利用“粒子刀”治疗肿瘤是指将微型放射性粒子在TPS指导下,植入肿瘤内及受肿瘤组织浸润侵犯的组织中,包括肿瘤淋巴扩散途径的组织,通过粒子发出的持续低能量的γ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程度的毁灭性杀伤,而不损伤正常组织,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常用的放射性粒子有125I和103Pa。尤其是125I,临床应用发展非常迅猛,其半衰期为60.2天,射线能27~35Kev,组织穿透力1.7cm,剂量率为0.05~0.10Gy/H,规格为0.5mm×4.8mm。放射性粒子的选择取决于种植治疗肿瘤的种类,放射性粒子的供应情况和医生对其特性的了解。
“粒子刀”最适宜治疗的主要适应症
恶性肿瘤在国内仍是致死的首要因素,患者就诊时晚期阶段者较多,降低了手术治疗的机会;瘤体浸润侵犯重要脏器常影响肿瘤的切除;最怕的是“转移癌”,“转移癌”的出现就是癌症晚期的到来,转移灶在一个脏器内有两个以上,治疗极为棘手。应用“粒子刀”,粒子植入到体内,有助于肿瘤的整体杀灭,不降低脏器的生理功能,减少了组织创作及治疗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肺癌、纵隔肿、胸膜间皮瘤、乳腺癌、甲状腺癌、食道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胰腺癌、胆管癌、肝癌、鼻咽、眼眶内肿瘤、舌癌、口底癌、颊粘膜癌、前列腺癌、妇科肿瘤、软组织肿瘤、脑胶质瘤、脑转移瘤、脑膜瘤、骨肿瘤
2、患者不愿进行手术切除的肿瘤。
4、不愿意进行外照射或化疗的肿瘤患者。
5、为预防肿瘤局部复发或扩散,进行预防性植入。
当今世界最可怕的疾病就是肿瘤。癌症虽是顽疾,但不是不治之症。不要病急乱投医,盲目听信一些虚假或夸大的信息,病未治好,人财两空。癌症患者应面对现实,不要绝望,树立信心,保持正常心态,尊重科学相信科学的治疗方法和科学新技术,能够达到控制杀灭癌细胞的目的,一定能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
“粒子刀”治疗各种肿瘤的优势
在很多人眼中,粒子刀只是治疗肿瘤的辅助方式。其实不然,它不但可以作为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而且对部分肿瘤可以作为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对于一些对常规放化疗不敏感的肿瘤,粒子刀其实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如前列腺癌,过去常用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其效果并不理想。如今,可以不用手术,直接植入碘125粒子,抑制肿瘤生长,达到常规治疗一样或更好的效果,而且保留了它的生理功能。另外,对于不愿行根治性手术以及一些无法手术的子宫颈癌、鼻咽癌患者,粒子刀治疗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对于已发生转移的肿瘤患者,选用粒子刀治疗,可达到有效控制转移灶生长,保持器官功能、减轻疼痛的目的;由于身体状况、肿瘤位置等因素影响,无法用手术切除的肿瘤,也可选用粒子刀治疗。具体治疗优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与手术配合的互补效应:手术中加用植入放射性粒子是治疗方法中最常用的途径,所起到的最大效果是肿瘤整体的杀灭;
提高肿瘤治愈的彻底性:肿瘤侵犯邻近重要脏器时,即使能切除瘤体也只是一种姑息手术,预后很差。术中加用放射性粒子植入,在淋巴通道、残留肿瘤组织和肿瘤接壤部位上布源,有望获得彻底的治愈效果;
减轻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术中用穿刺技术植入放射性粒子对正常组织的创伤极小,无需充分显露手术视野和避免盲目的大范围脂肪清扫操作,能较大程度的减轻手术创伤和对正常组织的干扰,患者术后的康复顺利;
与化学疗法的互补效应;
保留机体功能及形态的效应。
粒子刀与传统的外放疗相比其优势是:
(1)外放疗设备虽然进展很快,对受呼吸而上下移动的胸腔内恶性肿瘤的治疗,仍存在着放射剂量不均匀的缺陷,而且其放射源强度太大,引起患者机体的并发症较明显;而粒子刀的粒子直接种植在瘤体中,放射剂量均匀,不受活动影响,而且极少损伤正常组织.
(2)外放疗不能避免分次短时的不足之处。外放疗分次短时照射只能对肿瘤繁殖周期中一部分时相的细胞起治疗作用。照射结束后,其他时相的细胞仍能很快恢复繁殖能力。肿瘤细胞受任何刺激,都能激发静止期细胞转为活跃期细胞,而且细胞倍增时间明显缩短,因此在两次照射间隔内仍能迅速增长,直接影响外放疗的治疗效果。而粒子刀的粒子在瘤体中有效持续照射肿瘤细胞长达180天,直至杀灭全部肿瘤细胞。
(3)粒子刀近距离治疗时,乏氧细胞放射抗拒性降低,同时在持续低剂量照射条件下乏氧细胞再氧合减少。
粒子刀治疗的三维计算系统和质量验证系统
粒子刀治疗的粒子种植有三种方式:
①模板种植;
②B超和CT引导下种植;
③术中种植。
由于粒子种植是在三维空间进行,每种放射性粒子物理特征又不相同,因此每一种核素均需要一种特殊的三维治疗计算系统。根据B超和CT扫描获得病灶图像,进行模拟粒子种植的空间分布,决定粒子种植数目、靶区及周围危险器官的剂量分布,指导临床粒子种植。
粒子治疗后由于人体活动和器官的相对运动,需要通过平片或CT扫描来验证粒子种植的质量,分析种植后的粒子空间分布是否与种植前的治疗计划相吻合,剂量分布是否有变异和种植的粒子是否发生移位。基于蒙特卡洛原则(MonteCarloMethod),通过计算机图像重建,完成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计划:
1、通过粒子的优化布置,确保肿瘤治疗区处于剂量场热区,正常组织尤其是敏感器官处于冷区。
2、精确计算肿瘤组织、正常组织以及敏感组织的剂量场分布。
3、具有三维显示制定的等剂量面的功能。
粒子刀治疗肿瘤的展望
随着新的放射性核素如103Pd的研制成功和B超、CT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应用,粒子治疗定位更加精确,剂量分布更均匀、更合理。对于那些术后复发的肿瘤,尤其是外科和放疗后复发的肿瘤,粒子种植治疗无疑是更合理、更有效的治疗途径。但临床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①如不同增殖速率的肿瘤如何选择不同放射性核素,以获得最大的杀伤效应;
②粒子种植治疗与外放疗的合理结合;
③新的放射性核素如241Am和152Cf的临床应用前景如何还需进一步明确。
总之,由于有创伤小、靶区剂量分布均匀和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等特点,粒子种植治疗肿瘤临床应用显示了广阔的前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