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依据
症状和体征:全身症状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局部表现有无痛性浅表淋巴结肿大。侵犯咽淋巴环出现吞咽时有异物感,疼痛。侵犯纵隔发生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表现为脸面部及双上肢肿胀,呼吸急促。侵犯腹腔脏器出现肝脾肿大、黄疸、甚至肝功能衰竭。腹膜后淋巴结受累表现为上腹部饱胀和腰部酸痛。侵犯消化道表现有食欲减退、腹痛、腹泻、腹部肿块、肠梗阻和出血。
侵犯肺实质和胸膜,发生咳嗽、咯血、胸闷、憋气。侵犯皮肤表现皮下结节、浸润性斑块、溃疡、斑疹、丘疹。侵犯神经系统引起偏瘫、尿潴留、下肢抽搐,骶尾部麻木酸痛及行走困难等。
常规检查:全血细胞检查、生化检查、头/颈/胸/腹/盆腔CT、心脏功能、PET扫描或67扫描、LDH、β2微球蛋白、骨髓穿刺、乙型肝炎相关检测、HIV检测、腰穿、腹部B超。
组织学类型: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理亚型有原发纵隔(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渗漏性B细胞淋巴瘤、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典型的免疫表型:CD20+ 、CD45+、CD3-
分子遗传学分析检测:bcl-2、bcl-6、c-myc
Ann Arbor-Cotswolds分期:
I 一个淋巴结区域或淋巴样结构(如脾、胸腺或韦氏环)受侵(I);或一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 受侵(IE)
II 横膈一侧两个或两个以上淋巴结区域受侵(II)或者一个淋巴结外器官,部位局部延续性受侵合并横膈同侧区域淋巴结受侵(ⅡE)o
III 横膈两侧的淋巴结区域受侵(III),可合并局部结外器官或部位受侵横(ⅢE);或合并脾受侵(Ⅲs);或结外器官和脾受侵(ⅢS+E)。
IV 同时伴有远处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广泛受侵。
下面的定义适用于各期
A:无全身症状
B:有全身症状,定义如下,只要具有其中之一即认为B症状
1、连续3天不明原因发热超过38℃
2、6个月内不明原因体重减轻>10%
3、盗汗
E:连续性的结外部位受侵,或淋巴结侵及临近器官或组织
S:脾受侵
治疗原则
I、II期诱导治疗
l 非巨块型(<10cm):①存在不良危险因素(LDH升高、II期、年龄>60岁、PS评分≥2):R-CHOP 6-8疗程±局部放疗(IF 30-36Gy)或R-CHOP ×3疗程+局部放疗(IF 30-36Gy)②不存在不良危险因素:R-CHOP ×3疗程+局部放疗(IF 30-36Gy)或R-CHOP 6-8疗程。
l 巨块型(>10cm): R-CHOP 6-8疗程+局部放疗(IF 30-36Gy)(1类)。
I、II期后续治疗(放疗前评估复查所有的阳性结果)
完全缓解或CRu:完成既定的疗程后随访
部分缓解:完成高剂量放疗(40-45 Gy)或自体干细胞移植或临床试验,治疗结束后再复查,完全缓解者随访,其它按复发治疗。
未缓解或疾病进展:大剂量治疗或临床试验。
III、IV期诱导治疗
低/低-中危(IPI0-1): R-CHOP 6-8疗程(1类)
中-高/高危(IPI≥2): 临床试验(首选)或R-CHOP 6-8疗程(1类)
III、IV期后续治疗(3-4个疗程后复查所有的阳性结果)
完全缓解或CRu:继续R-CHOP方案直到达到 6-8疗程后随访。
部分缓解:继续R-CHOP方案直到达到 6-8疗程或临床试验,后复查所有阳性结果,未缓解或进展给予2线治疗或干细胞移植或临床试验。
未缓解或疾病进展:2线治疗或干细胞移植或临床试验,对不适化疗的患者进行放疗。
推荐治疗方案
一线治疗方案:R-CHOP(1类)、R-ECHOP(2B类)
二线治疗方案:DHAP±R、ESHAP±R、GDP±R、ICE±R、MINE±R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