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的小明从小顽皮好动,从幼儿园时期就多动不安难于管教,家长总认为孩子尚小长大自然就好了,可是现在已经四年级了,仍旧是上课坐不住,小动作不断,注意力不集中,扰乱课堂秩序,惹是生非,爱发脾气,做事不考虑后果,家庭作业需反复督促,学习成绩逐渐下降,不从服老师管教,家长是软硬兼施可是毫无效果,无奈之下家长带孩子找专业医生咨询,才知道孩子是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性疾病,国际上估计至少有6%~9%的学龄儿童受累,我国小规模的调查也发现在学龄儿童中多动症患病率为4.31%~5.83%,估计全国共有多动症儿童1461~1979万。多动症的主要特征是与发育水平不一致的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他们虽然智力正常,但因为不能专心学习而导致学习成绩差。情绪不稳定,容易过度兴奋,也很容易大发脾气。这类儿童人际关系往往不好,经常招惹同学,与同学发生冲突。
不同年龄阶段的多动症患者的表现有所不同。婴儿期表现为易兴奋,抱在怀里乱动、不安宁、好哭闹、易发脾气。幼儿期表现多动特别明显,抬腿就跑,一刻不停,易摔跤;注意障碍此时已经出现,不听话,注意力难以集中,心神不宁,睡眠不安,喂食困难。学龄前期症状逐渐明显,在幼儿园有多动表现,不守规则,不能静坐,注意力不集中,不服管,和其他小朋友不能友好相处,不肯午睡。学龄期儿童多动症的所有症状都显露出来,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惹是生非,与同学关系不融洽,并逐渐出现学习成绩差等。青春期多动表现可能逐渐减少,但注意力不集中仍明显,常发呆走神,学习更加困难。情绪容易波动,易发脾气,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常有冲动性、攻击性行为等。
尽管多动症的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在大部分孩子中不同程度的存在,但当这些症状很明显,持续时间长,发生范围广,尤其已经影响到孩子的社会功能如学习、人际关系等,家长应及时需要寻求专业人员的协助,以便及早发现、干预和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