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一种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相当于中医病名国家标准的“白驳风”。认为其发病有七情内伤,肝气郁结,气血不畅,复感风寒,风邪搏于肌肤,气血失和,血不养肤所致。
进展期
1、血热风燥证
主证:白斑色淡光亮,多发于额、面及鼻、口唇等部位,起病快,境界模糊不清,常伴有轻微瘙痒感,口干。舌红,苔薄黄,脉略数。
证候分析:风邪袭于肌表,使肺气不宣,郁于经络,进而影响其的周流,毛窍闭塞而成,故见白斑色淡光亮,起病快,蔓延快,模糊不清,轻微瘙痒感;热伤津液,故可口干。舌红,苔薄黄,脉略数为血热之象。
2、肝郁气滞证
主证:皮肤白斑色泽时明时暗,或有气郁不舒及心烦不安。舌淡,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情志不遂,或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因病邪侵扰,阻遏肝脉,致使肝气失于疏泻、条达所致。肝性喜条达恶抑郁,肝失疏泻,气机郁滞,气血失和故见白斑;气郁不舒及心烦不安。苔薄白,脉弦为肝气郁滞之象。
稳定期
1、肝肾阴虚证
主证:发病时间长,白斑局限一处或泛发各处,静止而不扩展,斑色纯白,境界清楚而边缘整齐,伴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或五心烦热。舌质红,苔少,脉沉细。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久病失调,阴液亏虚,或因情志内伤,阳亢耗阴所致。肝肾阴虚,阴液不足,肌肤长期失于濡养,故见白斑;肾之阴精不足,腰膝失于濡养则酸软;阴虚失润,虚火内炽,故见心烦热。舌质红,苔少,脉沉细。
2、瘀血阻滞证
主证:病程日久,皮疹局限,边缘深褐色或中心有褐色斑点,局部可有轻度刺痛,舌质暗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涩或缓。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久病气虚,气血运行无力或气机阻滞,血行不畅所致。瘀血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肌肤长期失于濡养,故见白斑。局部刺痛,舌质暗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涩或缓为血瘀之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