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便秘、恶心呕吐和镇静,其他包括精神症状、口干、尿潴留、瘙痒、肌肉痉挛、烦躁不安、耐药性、生理依赖等。值得注意的是每个病人对阿片类药物副作用的反应个体差异大,所以临床医生应注意观察,并对于一些不可避免副作用给予预防性治疗。在阿片类药物中,吗啡是最为典型的药物,其副作用在阿片类药物中也具有代表性,因此,本节将讨论吗啡的不良反应。
(一)恶心、呕吐目前认为呕吐是由于刺激呕吐中枢而引发一种复杂的反射过程的结果,呕吐中枢位于大脑的网状结构区,接受多种神经传入的刺激。资料显示,吗啡引起的恶心呕吐是通过对第四脑室的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TZ)的刺激,导致呕吐中枢兴奋。同时也与前庭神经系统敏感性增加有关,这主要表现在活动的患者症状较重,而且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
资料表明,病人服用吗啡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恶心40%,呕吐15%,而恶心较呕吐发生率高。终末期的患者,因伴有多种并发症,如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等,都可诱发或加重恶心呕吐。另外患者若同时使用生物制剂,中药或化疗等均能增加恶心呕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可能与患者的个体差异或病人身体状况有关。
(二)便秘便秘是吗啡最为常见和顽固的副作用,发生率约为90-100%,病人对吗啡引起的便秘作用几乎不能耐受,随着疾病的进展,如肠梗阻(包括脊髓压迫引起的麻痹性肠梗阻),厌食造成的进食困难、进水减少,病人活动受限等均可加重便秘的程度。因此,在考虑药物导致便秘的同时,寻找引起便秘的其他因素。
(三)镇静在用药的开始几日病人有出现过度镇静的可能,增加用药量后也可能出现。病人使用吗啡出现过度镇静后,首先考虑引起的原因、病人疼痛缓解的程度、其他的不良反应及镇静的程度。
轻度镇静对疼痛病人的恢复有帮助,不应过多干预病人的睡眠。需要注意的是判断病人镇静是否与长期疲劳有关,患者的病情是否已非常严重,是否有肾功能障碍或减退,是否有肝功能异常,是否有脑转移问题等。另外注意了解病人服药的方法是否正确,使用的给药装置是否出现故障等。总之,出现镇静并非是停药的指征,需要对病人有全面的评价后,采取相对合理的处理,可能有利于病人疼痛的缓解及防止严重副作用。
(四)呼吸抑制呼吸抑制是妨碍病人足量用药的主要障碍之一,如果病人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一般对吗啡均有了耐受,不会导致呼吸抑制。疼痛的存在对呼吸抑制本身就是“生理拮抗剂”。在首次使用吗啡的病人注意对病人的观察,增加给药量时也应加强观察,一般对呼吸抑制的观察,确定镇静程度比观察呼吸次数更有效,产生呼吸抑制的血药浓度要高于镇静所需的浓度,因此,在给病人用药后注意病人的镇静程度,可以有效预防呼吸抑制的发生。应该注意的是在使用其他方法将疼痛缓解,但仍按原剂量用药,很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及时减少药量是防止出现此类问题的主要方法。
服用吗啡镇痛的病人对拮抗剂非常敏感,纳洛酮的剂量应根据病人呼吸次数的改善来确定,并逐渐增加纳洛酮的剂量,尽量作到既逆转呼吸抑制但又不诱发出疼痛。
(五)瘙痒瘙痒非常少见,与吗啡导致组织胺释放有关,也可能与吗啡的中枢神经作用有关。一般是自限性的,如瘙痒严重可以使用抗组织胺药物治疗(如苯海拉明、息斯敏)和纳洛酮拮抗。
(六)尿潴留吗啡很少引起尿潴留。主要是吗啡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和促使抗利尿激素释放所致。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男性患者更为常见。一般治疗前列腺的药物可以缓解尿潴留,热敷下腹部和诱导可以对部分病人有效。针灸可以治疗尿潴留。必要时可以进行导尿,保留2-3天的尿管,往往在拔除导尿管后可以自己排尿。
(七)精神症状吗啡在治疗剂量可以诱发一时性黑蒙、注意力分散、思维能力减退、表情淡漠、活动能力减退,有些病人出现惊恐和畏惧。有些老年人甚至出现谵妄,如同时使用精神药物,应减少精神药物的用量。
(八)过量每个人对吗啡毒性作用的敏感性差异很大,长期使用吗啡药物的病人一般很少出现吗啡中毒,从未用过吗啡的病人,当服用吗啡120mg或注射吗啡30mg时,将出现急性中毒症状,病人神志不清或昏迷、呼吸次数减少、发绀、血压下降、瞳孔缩小。治疗主要使用纳洛酮拮抗呼吸抑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