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她已在诊室门前徘徊好长一段时间了,看上去似乎有什么事要咨询,我看完最后一个病人,问他们是否有什么事,可以进来慢慢谈。他们面带窘色的坐在我的面前,我端详了他们一眼,心中就有数了,这一对肯定是刚谈恋爱不久的小青年。我告诉他们不要紧张,要相信医生。他看了看她,小心翼翼的讲起了他们今天咨询的原因。
他们是本市一所医学院的三年级学生,都是年级的学生会干部。二人本不认识,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在一起讨论、策划年级的活动,逐渐由认识到熟悉并谈起了恋爱。他们建立恋爱关系后很快班级的同学们就知道了,都认为他们很般配。他们的关系发展很快,彼此都深爱着对方。可是最近俩人经常闹矛盾,原本开朗活泼的她变得心胸非常狭窄。作为学生会干部,他很多时候需要与其他女同学接触,她开始尚能接受,后来特别是最近2个月,她变得特别敏感,只要他与另外的女同学接触,即使是说句话,也引起她的无端猜疑,认为他不爱她了,又有了新的女朋友,无论他如何解释表白,她都不接受。她不止一次的跟他说过“如果有一天他不再爱她了,她就从学校图书馆的楼上跳下去”,他们俩为此都非常苦恼,她认为她是太爱他的缘故,他认为是她太过分了,嫉妒心太强,可能有心理障碍。
我听完他们的故事后,让他们每人独立回答同一个问题:你俩如何走到一起的?并嘱附他们第二天带着想好的问题再来。
青年人在确定恋爱关系后,双方都希望爱情忠诚而专一,这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人对对方缺乏信心和了解,一旦对方与别的异性接触就无端起疑心,导致双方感情破裂,毫无根据的猜疑是爱情的大敌。过分的嫉妒在恋爱中也是常见的消极因素之一,即人们常称的“醋坛子”。有这心态的人大多虚荣、心胸狭窄、疑心病重、占有欲强。她们不愿看到恋人与其他异性交往,常捕风捉影,无端猜疑,损伤二人感情。更有甚者可以发展成嫉妒妄想,由猜疑、嫉妒到坚信,为寻得对方不忠诚专一的证据,采取跟踪盯梢,诱骗逼供等方式,让对方承认,有的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猜疑和嫉妒,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危害极大,建议在不能自持时,尽早看心理门诊。要克服病态猜疑或变态嫉妒,首先要努力从自我的主观臆想的小天地解放出来。恋爱中人要多交流思想、真诚相待,才能相互理解和信任。“长相知,不相疑”这是古训。其次被猜疑的一方也应注意在与异性的接触中把握分寸,分清爱情与友情的界线。
解铃还需系铃人,现代医学治疗嫉妒症也只能是心病终身心药治了。当合并其它的症状时,如抑郁、烦躁、失眠等可考虑适当应用药改善症状,如给予佳乐啶、百忧解、赛乐特等抗抑郁焦虑药治疗。但如果由猜疑发展成嫉妒妄想时,就应该考虑住院治疗。
恋爱是每一个年轻人都必须经历的一个特殊阶段,在这个特殊阶段中,由于爱情具有排他性的特点,猜疑、嫉妒心理是随爱情的建立而伴随产生的,因此每一对正在谈恋爱的年轻人,都要正确面对这种心理。
心理医生建议:
1、恋人之间应相互尊重、信任和爱慕,保持真诚和平等的相互关系尤为重要。相互信任是爱情的基石,现代社会,异性间的交往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恋爱中人,要充分信任对方,给对方留有足够的人际交往的空间,要知道逆反心理是人的天性。失恋后应克服性格上的弱点,加强对自己性格的塑造,培养心胸开阔、乐观豁达等性格特征是预防嫉妒心理重要的一环。
2、要建立自立、自强的信念。恋爱失败,只是自己人生的一次挫折而已,它会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起来,要勇于从失恋中摆脱出来,开始自己新的生活,而不应该有报复思想及行为。
3、分手后要做到自尊、自爱。一旦对方表示了分手,任何委曲求全,乞求对方回心转意的做法都是徒劳无益的,而且还会引起对方及周围人嗤笑与鄙视,使自己的身心受到更大的打击;保持自身的尊严,理智大度,通情达理,则往往会赢得人们的理解和同情,也会使对方进行反思。
4、保持冷静、理智的头脑,友好的提出分手,委婉的解释分手的原因,尊重他对方的感情,避免盲目的无端猜疑,甚至产生怨恨心理。
最后,告诫恋爱中人不要感情用事,甚至不顾法律与社会道德,用极端的方法图谋报复,若真的是这样的话,既伤害了对方,也葬送了自己,有心事常看心理医生,借以驱除爱情道路上的乌云――猜疑和嫉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