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感样症候群:患者发热、寒战、全身不适,肌痛、头痛等,有时还可出现鼻塞、流涕、头晕、尿急等,而以发热最为常见。不论应用途径及剂量大小,患者均可有发热,一般在第一次注射后2-6小时发生,体温可升至38-40℃。若发热不高,可不必特殊处理,或多喝开水,卧床休息,但若发热较高甚或高烧者,则应给予物理降温,亦可给布洛芬0.2克口服,消炎痛栓0.5-1枚直肠给药,体温便会很快下降。
2、一过性骨髓抑制:抑制骨髓,降低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白细胞减少通常发生于用药后数小时至数日。用药第一周,白细胞减少至40%-60%,而后趋于稳定。(如果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0×109/L、血小板<50<
span="">×109/L,应该减少剂量,1至2周后复查如血细胞恢复,药物剂量也可复原;如中性粒细胞≤0.75×109 /L,血小板≤30×109
/L,应该停药)。主要是干扰素能可逆性地阻断白细胞、血小板从骨髓释放的缘故。通常可服利血生、鲨肝醇及氨肽家等药以升高白细胞及血小板。
3、消化系统反应:如食欲不振、味觉异常、恶心、呕吐、泄泻、腹胀等。药量越大,症状越频繁,但一般不需治疗,较重者可对症处理。严重者应考虑减量或停药。
4、皮肤反应:用药超过4个月者的最常见副作用是轻、中度脱发,偶有停药后更严重者。斑丘疹多发生于躯干和四肢,但多为暂时性的;还有发生潜在特异性反应,表现为弥漫性红斑及荨麻疹等。
轻度皮疹多呈自限性,不必处理;严重者应考虑停药或减量,并给抗过敏治疗。
5、肾脏损害:最常见者为轻度蛋白尿,少有>0.1克/日,亦不伴有血浆蛋白的减少。其他肾脏损害虽有报道但极少见。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嘱患者多喝开水即可。
6、精神异常:表现为抑郁,妄想、焦虑等精神病症状。如干扰素导致如此症状,则需要密切关注,必要时停止干扰素治疗。如果有抑郁情绪或精神病史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干扰素抗病毒。
7、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11-羟皮质类固醇增加,雌激素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出现糖尿、血糖升高,偶见高血钾、低血钙等症,还能提高血浆甘油三酯含量。
8、干扰素诱导产生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甲状腺抗体、抗核抗体和抗胰岛素抗体。多数情况下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者亢进、糖尿病、银屑病、白斑、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综合症等,严重者要停药。
9、抗干扰素抗体的产生:部分患者治疗初期甚至未应用干扰素时即出现抗干扰素抗体,影响治疗效果。估计与个体差异有关,而与应用剂量、给药途径、时间长短及患者年龄无明显关系。
注意:干扰素的副作用的处理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必要时用药物纠正,严重时,应该减量或停药,待恢复后再使用,如果副作用严重,并无法纠正,应考虑改用其它抗病毒药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