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每天要应对不同的压力和矛盾,导致各类心理疾病发病率明显提高,如: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等。虽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精神问题,但是由于精神病的健康知识普及不够,导致人们在精神病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对于心理疾病存在较多社会偏见和误会,导致有问题不敢看心理医生,看了心理医生怕被别人知道等,再次增加心理压力,导致社会适应不良。我现在就当前社会上常见的,对心理疾病的认识误区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来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为大家的心理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心理疾病等同于神经病:人们经常会认为这是同一种疾病,其实这是两种表现完全不同的疾病,重的心理疾病一般称为精神病主要表现思维胡乱、行为紊乱等,主要为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患者,就诊科室为精神科,往往需要住院治疗;轻的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等就诊于心理门诊,一般门诊治疗即可;但只要规范性治疗,大部分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而神经病是指在神经系统发生器质性病变,如:癫痫、脑梗塞、脑出血、脑外伤、偏瘫、帕金森氏病等,就诊科室为神经内科或外科。
心理疾病都表现为胡言乱语、喜怒无常是“疯子”:其实,只有一小部分精神病人有这种表现。有些患者可表现为感觉、认识、记忆力、注意力、智力、情绪或行为等某个方面的异常,而其他方面基本正常,特别是在早期,症状更不明显。至于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等心理疾病往往无以上表现,非专业人员一般无法判断是否异常。
心理疾病病人都有暴力倾向:很多人都不敢接近精神病人,认为只要是精神病人都有暴力倾向,其实只是某种类型的精神病人有暴力倾向,如躁狂症、妄想症等,并不代表所有的精神病患者都有暴力倾向,不能以偏概全。
心理疾病无法治愈:目前大多数心理疾病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规范化干预,预后往往令人满意。可以由于诸多原因,使得治疗不及时,不规范,甚至不治疗,导致疾病错过最佳治疗机会,留下后遗症或伤害自己、危害他人等,令人遗憾。
心理治疗可以解决所有的心理疾病:很多精神病患者都希望通过单纯依靠心理治疗来解决问题,这是片面的观点,它夸大了心理治疗的作用。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等,他们的发生不仅与心理因素有关,还与大脑内某些神经递质失调有关,因此治疗中还应以药物治疗和后期的心理治疗相结合进行。
朋友们,为了我们的心理健康,家人、朋友的健康,社会的进步、和谐,让我们携起手来,宣传心理卫生知识,消除社会偏见,为心理疾病患者撑起一片蓝天,行动起来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