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再造是一个很复杂的手术,方法很多。耳朵是由皮肤与软骨支架构成的,因此耳再造首先就得考虑这两个因素。耳支架目前一般认为自体肋软骨最为理想;皮肤则以乳突区无毛皮肤最好。根据如何使用乳突区皮肤的原则,能将手术分为好几种方法。传统的方法为Tanzer-Brent的分期法,手术大致分四期完成:1. 耳垂向后横位转移,2. 切取肋软骨,雕刻形成耳支架埋植于乳突区皮下,3。掀起耳廓,创面游离植皮,4.耳屏与耳甲腔再造。整个过程约需半至一年。我国学者曾应用一期法再造耳廓,此法的优点是省时省钱,仅需二周时间即可完成。缺点是乳突区皮肤因不够用而向后上方延伸而带有部分毛发,这样再造的耳朵较厚且耳轮缘有毛发,该方法现已很少应用。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应用皮肤扩张器先把乳突区无毛皮肤慢慢地扩张大,然后再进行耳再造术。此手术分两次进行,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次为放置扩张器,手术很小,一般在局麻下进行。一周后拆线,开始注水,总共需要三周时间。然后休息一个月后行第二次手术再造耳朵,约10天左右。两次手术约二个月左右时间。目前整个费用约两万五千元(会随政策上下浮动) 。部分病人经过这二次手术后即可得到满意的结果,但可能需要后期对耳廓的精细结构进行修整。对于部分要做耳道手术的病人,一般半年以后即可进行。
用材料代替软骨形成耳支架,能免去切取肋软骨的痛苦,许多学者一直尝试用人工材料替代自体肋软骨,已用过的材料有聚乙烯、象牙、尼龙网、聚酯网、硅橡胶、聚四氟乙烯网、多孔聚乙烯等等,但耳支架外露是个难题。在我国耳再造术起步较晚,许多医师有志于这个涉及几乎所有整形外科基本技能、同时又须具备一定艺术雕刻水平的手术,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儿童自体肋软骨量少且形状因人而异,要将其雕刻成三维立体耳支架需要经过长期的刻苦训练。人工合成材料耳支架是预先在工厂里做好的,可以免去雕刻训练,因此易于为部分医师接受,有的甚至大做宣传,将其称之为"美国最新材料","应用高科技数码技术合成的材料"等等。目前,自体肋软骨仍然是最值得信赖的耳支架,它的术后并发症是最少的。国际上耳再造方面有成就的医师均坚持这一原则。人工材料毕竟是异物,排出是其必然结果,特别是在皮肤较薄的耳廓。当然,对于年老体弱或胸壁有疾不适合切取肋软骨的病人,可以考虑用合成材料做耳支架,但术后要定期观察。
利用现代组织工程技术,将培养的软骨细胞作为种子种植在用合成材料预制的耳支架上,埋植于裸鼠背部皮下。早期的工作很有趣,国内也被各新闻媒体报道了好几年,现几乎家喻户哓,也已引起方方面面的重视,大量的经费已投入。但是这一方法仍存在需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尚无法过渡到临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