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医学是研究脊柱与疾病、脊柱与健康,以及脊柱与生命的内在联系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在“中医经络学”,“推拿按摩学”、“中医正骨学”、“颈肩腰背痛学”、“脊椎病因治疗学”、“脊柱系统疾病学”、“整脊疗法、“脊骨神经学”、“脊椎矫正学”、“脊柱外科学”、“脊柱脊髓损伤学”、“脊柱相关疾病学”、“软组织损伤理论”以及“生物信息学”等学科或理论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后而提出的。
一、脊柱是一个系统的概念
所谓脊柱,是指以骨盆为基座,以脊椎骨为支架,以椎间盘为连接,以肌肉、肌健、韧带、筋膜为保护,以脊髓、神经经络和血管为通讯联络和能量供给的一个立柱状结构。如果形象一点比喻的话,脊椎骨就好比是钢筋,脊柱周围的肌肉、韧带、神经、血管、筋膜等就好比是混泥土,它们共同浇注起了生命大厦的立柱或主梁。从生物力学上看:脊柱是人体的中轴和支柱――即生命之柱,头颅靠其支撑而托起,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是悬挂于其上,这都是我们普遍可以认识到它作为人体承重的支柱一个方面。不仅如此它还是人体各种运动的链条和枢纽,人体的每个姿势和动作都是与之有关密切的联系。因此,这些决定了脊柱必须要有一个完整而严格的生物力学结构系统,以保证脊柱承载重力的稳定性和协调各种躯体的运动灵活性。从生物信息上看,脊柱是人体第二生命中枢,因为,它是髓之海洋,血之产地,是生命信息和能量传输布达的要塞通道。我们都知道,在脊柱区域,不仅有脊髓,还有脊神经,自主神经,以及经络中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等通讯线路,它们的互联互通,组成了人体通讯的主干网络系统。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之间的活动,以及与大脑之间的通讯联系,都必须通过脊柱区的这个信息网络系统来完成其传达、中转或直接指挥和处理等过程。
由此可见,脊柱不仅只是人体脏器的支柱,更是健康的中轴、标杆,生命的信息中心。它是人体的一个非常特殊而重要的信息系统或网络结构,在人的生命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旦发生异常改变,如软组织损害、关节失稳、移位、或脊柱侧弯等,必然导致脊柱中脉不通畅,原始生命能量供应受阻,生命信号不能适时传达到目的地,或信息传送不全,信息紊乱等,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表现出各种相应的症状或疾病。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脊柱损害是很多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所在,尤其是造成很多慢性病和疑难病的根本原因.脊柱相关疾病就是由于脊柱损害或失稳、失衡,导致软组织损伤变性,脊柱关节移位,进而压迫或损害其周围血管、神经和其它信息通道,从而出现功能的异常改变,致使其能量输出和信息传达受阻,其所支配的部位或脏器由此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当然,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生机理远不止这么简单,其内在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例如:机体内分泌信息激素调控的新陈代谢和化学信息调节等也参与其中,这些都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目前可以确认的发病机制有诸如解剖位置关系的异常,动态平衡失调,信息通道拥塞,或信息传递紊乱等。我们可以形象的把脊柱区比作信息高速公路,它是人体生命信息的主干网络区域之所在。在脊柱健全的情况下,其传递信息的快捷和准确率是任何高科技都无法比拟的。可是一旦脊柱出现了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人体生命信息的即时通达,进而影响其身体健康状况。
因此,我们认为:人体是以骨盆为基座、以脊椎为中轴、椎间关节为枢纽、肌肉为动力(伸肌和屈肌相互拮抗),韧带为保护和稳定,大脑和脊髓为中枢指挥,脊神经、体液和经络为信息通道。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结构完整而且复杂的重要系统----脊柱系统。它与以往把脊柱仅单纯地看作为脊椎是大不一样的。脊柱医学正是从脊柱这个复杂的系统的理念出发而提出的,它的诞生正是为了要更加系统而科学地研究脊柱与疾病、脊柱与健康以及脊柱与生命信息的内在联系,揭示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这也正是我们提出“呵护脊柱,关爱健康”的目的和意义之所在。
二、脊柱医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人类医学的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医学模式。在19世纪以前,曾先后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和机械论医学模式等阶段。进入19世纪以后,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传染病问题日益突出,有关细菌形态构造、分类,活动规律及其同人类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许多生物的奥秘和疾病的病因、病理被逐步揭示,人类也就随之进入了生物医学模式阶段。到了20世纪中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多的发现,现代社会中生物因素所导致的疾病有所减少,非生物因素所导致的疾病不断增加。单纯依靠生物医学模式已不能彻底解决心理、社会因累所导致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因此,在1997年身心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诞生了。
当历史跨入21世纪时,人们已充分感受到一个信息网络科技时代所带来的便利。信息无处不在,因此对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等的认识、研究也不得不考虑到“信息”这一要素。身心医学模式虽然是从医学的整体观念出发的,分析了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因素对人类疾病、健康的影响,但尚未更深入的认识到体内各类“生物信息”的拥塞、缺失或紊乱等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产生等所起到的重要影响。大量的实践证明有效的调节、疏导、机体的生命信息对于健康和生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一种更新型的医学模式――信息医学模式必将诞生(有关信息医学模式已有另文阐述)。
如果说在生物医学时代,由于细菌、病毒等致病因素而使人们普遍认识到病从口入的道理,进而有了“口腔医学“的诞生。那么,在信息医学时代,由于“生物信息”及“网络传输”和“信息调控”等对机体生命健康的重要影响,使得我们已充分认识到“诸多疾病的根源在于脊柱区的信息传导”,进而也就有“脊柱医学”的诞生。
三、脊柱医学新的哲学指导思想
生物医学(即现代医学)是以“唯物论”一元论或“唯物辩证法”二元论的哲学思想为指导原则的,这是一种唯物质科学的思想原则。虽然,它也研究或注意到能量和心理的作用,但并未把能量和信息看作与物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位美国的信息科学家曾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者缺一不可的这种世界观写过一首诗,他说:“没有物质的世界是一个虚无的世界;没有能量的世界是一个死寂的世界;没有信息的世界则是一个混乱的世界。”现代医学(西医)只是一种唯物质的世界观,并且还掉进了一个微观的物质世界里,靠着实验的方法去不断的寻找证据,真可谓有点像井底之蛙。尽管1977年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但是这个模式也只是停留在愿望阶段,并没有真正的实施,这可能是因为现代医学没有逃脱唯物论思想的指导,致使它主要还是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上,虽然意识到了心理及社会等信息(神志)因素对疾病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但还是不愿意把它作为主要的而加以关注,同时知道的也很有限。当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信息的本质和作用的认识已越来越深刻,传统哲学的二元论思想将受到挑战。以“物质、能量和信息”作为构成世界三基元的哲学思想正发挥着主导作用。这种新的哲学思想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三个具有正交完备性的最基本要素所”构成,如同热力学有三定律,机械学有三定律,生物学也有三定律(遗传、变异、自然淘汰);现代交叉科学有老三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新三论(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马克思主义有三个基本原理,彩色电视中有三基色原理等等一样,任何事物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个基本要素的完整体现,任何事物(包括机体)的组织形态都存在着无序、有序和自序这三种极端模式。这种“三基元论”的哲学指导思想原则,无疑将改变我们医学中传统的“结构(物质)决定功能(能量)的“二元论”指导思想,代之以“结构、功能和信息控制”的三元论整体观来重新认识人体,并指导医学的演进。因此信息医学的时代必将到来。
脊柱医学正是以“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元论的新的哲学指导思想为原则,从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角度去认识脊柱,并进而去研究脊柱与疾病,脊柱与健康,以及脊柱与生命的内在关系。因此,可以说脊柱医学是信息医学模式或时代的先进的代表。
四、脊柱医学的主要内容及范围
脊柱医学在内容上全面涵盖了“颈肩腰背痛学”、“脊柱病因治疗学”、“实用脊柱病学”、“整脊医学”、“骨盆矫正学”、“脊骨神经学”、“脊柱脊髓损伤学”和“脊柱相关疾病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还融汇了现代信息科学的思想内容,并进而加以了创新和系统化。
1、基础理论研究
(1)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脊柱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关系,即脊椎和周围软组织的解剖和动态平衡问题(其中脊椎是指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并且包括其两端的颅骨和骨盆;周围软组织是指脊柱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筋膜、神经、血管等组织);增补研究脊柱区域信息网络结构及传输径路和支配范围等问题。
(2)研究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研究和探讨脊柱的信息网络原理和调控机制等,这些是我们要研究和探讨的最新课题,也是医学最前沿的问题之一。
(4)对脊柱系统疾病(脊椎病和脊柱相关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等问题将从软组织损伤理论、脊柱生物力平衡失调理论及脊柱的信息网络控制理论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和讨论的。
2、临床检查与诊断方法研究
(1)研究和探索一套比较完整的脊柱病史采集方案。
(2)重点研究和探讨脊柱的触诊检查,并初步揭示“手摸心会”的抽象探查方法,对一些临床常用的手感摸触方法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3)脊柱的特殊试验检查和体格检查方法亦是应全面阐述的内容之一。
(4)脊柱信息系统的检测是我们依据生物信息和光电信号的转换原理研究的检测方法。
3、脊柱病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
(1)研究一些信息刺激调节和调整力平衡的治疗方法及作用原理,这些方法主要有手法、针灸、牵引、药物和理疗等。
(2)针刀松解、手法复正、局部注射等微创松解和刺激调理方法(非手术疗法)也将是重点研究和讨论的脊柱调衡治疗方法的主要内容。
(3)脊柱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亦应进一步规范研究和探索。
(4)脊柱的自我锻炼、康复的方法
4、临床各病的诊疗研究
(1) 重点研究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和在信息刺激调节或控制下的各种治疗手段的整合效应。
(2)研究多种脊柱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在脊柱区域进行信息刺激的诊治经验和方法。
(3)脊柱系统的一些常见疾病,如颈、肩、腰痛,脊柱关节不同程度移位和脊柱周围软组织损害等病症应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4)脊柱骨折、脱位、结核、肿瘤或嗜伊红细胞肉芽肿等疾病,或与脊髓损伤有关的病症等亦将纳入脊柱医学研究的范畴。
五、脊柱医学的发展前景
脊柱医学从脊柱的信息网络通讯原理及信息调控机制出发,重新认识一些疾病与脊柱的关系,研究手法、针刀、药物、针灸等调衡方法的信息刺激调节作用,从脊柱整体观、脊柱的解剖结构、生物力学和生物信息等诸方面的系统联系来全面认识其生理病理、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诊治手段;这较其它医学学科更加先进和完善,所以是一个崭新的学科。
我们知道,人体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大体系,中枢神经包括位于颅腔的脑和位于椎管内的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则由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和内脏神经组成。因此整条脊柱是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必经之所。另外,中医经络的督脉和足太阳膀经也循行于脊柱区,所以脊柱是机体信息网络的主干道。脊椎柱由26块椎骨组成,是人体中最容易错位(移位)的部位。椎骨关节错位(移位)对脊髓或周围神经(尤其是脊神经根)等信息通道造成一定的压迫或刺激后,信息传导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血液和淋巴循环也可能全面受阻,结果可引起许多相应或相关的疾病。这些都足以说明脊柱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信息传输和控制系统。因此在治疗上,我们主张以调节平衡脊柱的生物力学关系,疏通其信息网络系统为主,再辅以对症治疗,从而减轻或消散错位对信息通道的压迫刺激或阻塞,使信息畅通。在手法复位后,再辅以针刺、手法或药物等疗法,使身体的平衡全面恢复。因此,这种基于脊柱的力学和信息网络原理,运用各种治疗手段在信息调控机制下进行协同作用的整体观念,就是我们正在研究的“脊柱医学”的精髓所在。?
脊柱医学作为信息医学时代的一个重要代表,目前已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高新科技正为传统中医学的创新发展――信息医学提供了更广阔研究的新平台。众所周知,“电脑”是人们对电子计算机的俗称,表现了人们的一种愿望――使计算机像人类大脑一样工作。这种仿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将对脑科学和机体信息调控机制的研究产生巨大促进作用。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已经模拟出了神经系统的一连串的活动规律,并据此编制出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美、英科学家已成功合作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硅神经元――一种能够模仿生物大脑细胞信息处理功能的微型芯片。这种面积只有0.1平方毫米的芯片的工作速度,比同样大小的生物神经细胞的工作速度还要快100万倍!与此同时,日本三菱电机公司也已开发出了每秒可达800亿次的神经元芯片,这一成果把神经元芯片记忆一个字符所需的时间缩短到了万分之三秒。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它采用电子工作方式。硅神经元在模拟神经细胞时,其电子特性和神经细胞一样能够独立运行,有自己的“行为规范”,不受控制者的“指挥”。因此,从理论上说,几百万个芯片就可以组成一个功能强大的“人造大脑”。科学家还研制成了生物芯片,生物芯片传递信息的速度比人类大脑还要快100万倍。同时,当芯片出现故障时,它可以自我修补,成为一种半永久性的器件。
神经元芯片和生物芯片的获得,为生物计算机――仿生电脑研究带来了勃勃生机,而与之相关的神经元网络研究上的突破,使生物计算机的研究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神经元网络是科学家们在神经学、心理生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具有联想记忆、相似性识别和分类、误差较正、时序保留和概括等功能。当神经元网络之间高度连接时,会引起并行机制而使神经元集团具有独特的计算性质,如同人脑的一些高级思维和信息处理或控制功能那样。今天,生物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揭示人类大脑的生物信息调控机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对于大脑疾病、脊柱相关病症、神经官能症、精神和心理障碍以及癫痫等疾病的诊治,将出现惊人的突破。
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地预言,信息医学必将成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新模式,是21世纪医学科学研究的最前沿焦点之一,而脊柱医学作为信息医学的重要分支和先进代表,是研究信息医学的一块敲门砖。因而,它将是这一焦点中的最亮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