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都要面临生殖健康问题,但在我国却很少人认真关注自己或家人的生殖健康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也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一旦步入婚姻的殿堂,人们会面临性的欲望和要求、生殖、避孕、性功能乃至性病等一系列问题。中国一年出生的残疾儿为80万~100万,还有很多低体重儿,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生殖健康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可见,生殖健康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牵涉非常广泛的人群,不单是指疾病问题,更是一个健康的概念,是衡量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生殖健康不仅局限于生孩子
很多人一提到生殖健康,想到的就是不孕不育、性功能障碍、生殖系统疾病等,这基本上是以疾病为主导的医学理念。其实,生殖健康是更广泛的概念,其在我国也面临着多重发展阻碍。
在中国综合避孕率达90%,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绝大多数方法都是针对女性的,男子避孕技术还存在较多的空白。此外,我国因避孕失败而进行人工流产术者仍占总人工流产人数的46%,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发生的意外妊娠占35%。新的更为理想的避孕方法以及如何实行知情选择提供优质生殖健康服务,仍是这个领域的研究重点。
全世界范围内不孕、不育症发病率占已婚育龄夫妇的10%~15%,在我国尤其是白领青年中不孕不育比较多见。据世界卫生组织属下的人类生殖特别规划署(HRP)统计,不孕不育与心血管疾病及肿瘤并列为当今影响人类生活和健康的三大主要疾病,大部分是由于生殖道感染,包括性传播疾病、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及盆腔结核引起。
中国青少年婚前性教育和婚前性行为问题不容忽视。曾经有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每年行人工流产的妇女中80%年龄小于24岁,未婚人工流产占全部人工流产病例的3/4。早期性行为、多性伴侣、非婚妊娠、过早怀孕以及性病、艾滋病感染,严重损害了这些年轻人的身心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功能障碍问题可能变得更为突出,会带来一系列社会、心理和家庭问题。还有就是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问题。我国生殖道感染等妇科疾病在已婚妇女中的患病率高达70%。男性前列腺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发生率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还有更年期综合征、生殖系统肿瘤等,也属生殖健康范畴。
生殖健康不该只是女人的事
妇女始终是人类生育调节的主要承担者,我国育龄夫妇采用的避孕措施中,女性比例约占85%。生育负担不公平地过多加在妇女身上,而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为妇女提供的服务还远远不够,因此,在增进生殖健康的总任务中,许多国际组织提出“以妇女为中心”。但是,生殖健康包括男女两方面,生育、计划生育是男女双方的事,同样生殖健康男女双方也是相互影响的,因此没有男性的参与,没有充分考虑男性生殖健康的种种需求,强化男性的责任和义务,不可能实现整个人群的生殖健康。上述观点已在实际工作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因此男性参与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已成为国际上讨论的热点。
近年的一项调查表明,非意愿妊娠导致人工流产的妇女中有约40%是由于避孕套使用不当造成的。避孕套使用不当与男性直接相关。因此,在提高人群生殖健康水平,特别是在改善妇女生殖健康方面,包括母亲安全、妇幼保健和预防性传播疾病都必须促进男性参与,否则难以实现人群的生殖健康。
维持生殖健康不能光靠吃药打针
如今普遍存在孤立地看待生殖健康问题的误区。如不孕不育问题,就用一些所谓的强精剂增加精子数量和活力或是依赖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性功能障碍就用“伟哥”或是补肾药物。事实上,我们要做的事情远非如此简单。
实际上生殖健康也好,性健康也好,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是多因素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包括预防措施、治疗措施、健康促进措施,也必然是多因素的系统工程。
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IPPF)认为:“自始至终都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就是优质服务。”以人工流产为例,他们建议推广“流产后服务”(PAC)理念,包括流产后社区服务、流产后咨询服务、流产后并发症治疗服务、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生殖健康及其他保健综合服务5个基本成分。这一理念的推行,使得包括美国、俄罗斯以及欧洲发达国家,墨西哥、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国家乃至危地马拉、莫桑比克、阿根廷等第三世界国家有效避孕率显著上升,人工流产率大幅度下降。这些国家的经验已经充分证明,推广和实施流产后服务是降低人工流产率的有效途径。迄今为止,中国尚未全面开展正式的、规范化的流产后服务。
目前发展中国家青年的性与生殖健康面临严峻考验。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问题上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教育、卫生、妇女、计生等部门也尚未形成对青少年性与健康进行教育的共识。针对此,应制定相应措施,通过加强对青少年生殖健康的教育,减少未婚先孕和人工流产,帮助青少年增强责任感,积极引导青年人选择对自己、对家庭和对社会负责任的行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