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观察自拟通络清解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型的疗效。
方法
将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60例、中药组60例,疗程4周,观察治疗4周前后患者中医证候、EPSRt、NIH-CPSI评分等指标情况,评定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中医症状积分、前列腺液卵磷脂小体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络清解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型可明显减少前列腺炎性刺激、明显改善前列腺腺体通畅、缓解患者的症状。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率不断攀升。临床调查表明,50岁以下男性慢性前列腺炎总发病率为25%~30%[1,2]。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在各城市、地区的常见流行病学调查中,前列腺炎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在青壮年男性常见病中处于首位,是严重影响青年男性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依据中医辨证原则,结合CP发病特点,综合各种病理因素,自2010年2月~2010年12月。我们运用自拟通络清解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瘀阻型,效果显著,特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20例病人均系许昌市中心医院泌尿男科门诊患者,经询问病史、两杯法、EPSRt等检查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符合中医湿热瘀阻证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与中药组各60例。
1.1.1年龄(岁)情况比较
在112例患者中,中药组年龄最小18岁,最大49岁,平均33.5±8.2岁;西药组年龄最小20岁,最大47岁,平均34.7±7.9岁。经独立样本的t检验,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在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1.2病程情况比较
在112例患者中,中药组病程最长3个月~12年,平均4.6±2.1年;西药组病程最长6个月~12年,平均4.8±2.0年。经独立样本的t检验,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在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吴阶平泌尿外科学(2004年版)》[3]和《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中国泌尿外科慢性前列腺炎诊疗指南(2007年版)》[4]制订。
1.2.2中医辨证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5]制定湿热瘀阻辨证标准。
主症:①尿频,尿急,②阴囊潮湿,③舌红苔黄腻,④舌红或紫暗或有瘀点,脉滑数或涩。次症:①尿道灼热,尿痛,②小腹、睾丸或腰骶部疼痛。主症①、③、⑤加次症①,或加次症②;或主症①、④、⑤加次症①,或加次症②。即可诊断为该证型。评分标准:主症每项无为0分,轻为1分,中为2分,重为3分,此症每项无为0分,有为1分,积分≤10分为轻度,11-18分为中度,>18分为重度。
1.3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前列腺炎II、III型诊断标准;
(2)年龄在18~49岁之间;
(3)中医湿热瘀阻辨证标准;
(4)病程>3个月。
1.4排除标准
(1)年龄在18岁以下,50(含50岁)岁以上的男性;
(2)合并严重神经官能症、尿道狭窄、前列腺肿瘤者;
(3)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4)合并严重心血管、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5)中医辨证不属于湿热瘀阻证者。
2、方法
2.1治疗方法
2.1.1中药组:
湿热瘀阻型采用通络清解方(自拟方)治疗,药物有萆Z20g、败酱草30g、车前子(包)30g、丹参20g、赤芍20g、水蛭3g、荔枝核10g、乳香6g、没药6g。
2.1.2西药组:Ⅱ、ⅢA型选用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利复星)(北京双鹤药业有限公司出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80067)0.2g,每日2次,口服,和盐酸特拉唑嗪片(马沙尼)(北京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70081)2mg,每晚1次,口服;ⅢB型选盐酸特拉唑嗪片2mg,每晚1次,口服。
注: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允许采用以下治疗措施和注意事项:(1)排尿训练;(2)腹部及会阴部按摩或配合前列腺按摩或磁热疗等物理治疗;(3)忌辛辣厚腻饮食。
2.2疗程
西药组与中药组均治疗4w。记录治疗前后相关结果。
2.3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发布)“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症临床指导原则”中的疗效评价标准[5],并根据具体观察指标有所变化。临床痊愈:症状消失,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正常,肛诊压痛消失,质地正常或接近正常,B超检查大致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WBC值较前减少1M2或<15个MHP,触诊压痛及质地均有改善,B超检查有所改善。有效:症状减轻,EPS检查较前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及EPS检查均无改善或加重。
2.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资料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3、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病例120例,最后符合方案的112例,中药组57例,西药组55例。不合格和剔除病例8例(见表1),剔除病例比例为6.7%,能满足病例对照研究中的质量控制要求。
3.6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
中药组有2例服药过程中出现恶心症状,西药组有3例服药过程中出现恶心症状,均嘱其饭后服药后缓解。两组药物对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4、讨论
中医古籍并无“慢性前列腺炎”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归属中医“精浊”、“淋证”、“白浊”、“白淫”等范畴。早在《内经》中就有“思想无穷,所愿不得,入房太甚,宗筋驰纵,发为筋痿及白淫”的记载。对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机,现代医家多认为CP病理本质是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体现在脾肾两脏,标实主要体现在湿热下注,气滞血瘀,湿热下注。而本病多发生于青年人,易过食辛辣厚味,湿热瘀积,进而发展为气虚血瘀或气滞血瘀,痰、湿、瘀、虚相互影响,导致局部肿胀,发炎。
符合病机脾肾亏虚,痰、瘀、虚相互胶结,病性为本虚标实。再加上湿邪有着独特的致病特点,易趋下焦阴位,氤氲粘滞,缠绵隐匿,且易挟邪浊、热毒等潜伏体内,混处血络之中,伤及脏腑阴阳。因而致使湿热浊毒成为慢性前列腺炎的重要致病因素,又是重要的病理产物,更加重病情的反复性;青壮年肝气盛,致使肝阴不足,疏泄失常,久致气血不畅,气滞血瘀,致使前列腺阴血瘀结而发炎。此外,房劳过度,造成前列腺过度充血;或长期骑车、久坐,压迫前列腺部而造成血液循环不畅,进而致血瘀。湿热瘀阻于精室,遂致“精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