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医疗技术急速发展,使得原本死亡的患者得以保留生命但却产生了大量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学者们努力试图建立统一的意识障碍的定义、分类和诊断标准,从而推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
1972年英国Glasgow大学的Jennett、美国Cornell大学Plum首先提出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PVS)的概念,用来描述那些已经觉醒(wakeful)、但对自身和周围环境无知晓(aware)的患者的意识状态,他们的脑干和间脑功能基本完整,生命体征稳定无需人工支持。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宫垒
1982年Plum、Posner认为意识在临床上具有两维结构:觉醒(wakefulness)和知晓(awareness)。前者由脑干网状结构及其丘脑投射(即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提供,后者主要由在此基础上的丘脑、皮质及其白质连接提供。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的损害导致昏迷,而丘脑、皮层及其联系纤维损害而脑干网状结构功能完整则导致植物状态。
1994年在经过循证基础上的世界范围内的文献回顾后,美国Multi-Society
Task Force (MSTF)发表了有关植物状态的命名、诊断、病因、预后、治疗等方面的报告。推荐符合诊断标准、在损伤后1个月内的患者为植物状态。1995年美国康复医学会指出植物状态超过1个月称之为持续性植物状态,创伤性脑损害后1年、非创伤性3个月仍处于该状态则为永久性植物状态(permanent vegetative
state, PVS),这意味着患者恢复意识清醒的几率很小。
由于美国神经病学会和康复医学会之间看法的差异,1997年,由来自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神经康复方面的代表组成的Aspen神经行为协作组负责制定了关于植物状态的一致性声明[3]。声明以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 VS)为统一的命名,这一名称已经涵盖以往的去皮层状态和无动性缄默,而Persistent和 permanent仅在预后描述时使用。
声明还提出了最低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 MCS)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具有肯定但不能持续遵从指令的患者的意识状态。为统一指导有关VS的临床和研究工作,英国的皇家医学院联合Edinburgh大学、Glasgow大学在2003年发表了有关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4年美国JFK医学中心也发表了关于VS和MCS的指南[4, 5]。
目前,从临床诊断和鉴别的角度出发,意识障碍可以区分为脑死亡、昏迷VS、MCS、闭锁综合症等五类。自VS和MCS的概念确立以来,为对意识障碍进行评定而设计的量表也更加细致精确,从而能够更好的观察病情变化和鉴别上述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的评定
意识障碍的复杂性使得对患者的知晓水平进行评定十分困难。早期评定急性脑损伤后昏迷的哥拉斯高昏迷量表简捷有效(Glasgow coma scale, GCS),但对于VS和MCS则显得过于粗糙。由于两者的误诊率极高,准确的评定更显重要。系统细致的检查和长时间床边的观察十分必要,同时特别要区分患者的反应是对刺激本身的反射性反应还是来自于确切的知晓能力。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众多可评估意识障碍的量表诞生,这些量表中,CRS-R用于VS、MCS行之有效,WHIM无需特殊培训即可使用,SMART专为VS设计,既可评定又可用于康复,DOCS评估意识水平高度精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