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脸、玻璃胃、电脑椎、加班眼、鼠标手、短信指、沙发臀、憋尿肾、MP3耳、路怒心……长期的“人机对话”,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每张办公桌背后,都“潜藏”着各类药瓶:维生素、胃药、华素片,甚至还有治疗抑郁、失眠等精神类疾病的药物。面对悄然来袭的“都市病”,我们该如何应对?久坐电脑前当心“屏幕脸”。
漫画的“人”手握鼠标对着电脑,一个椭圆的头如同鸭蛋,双眼微睁无神,其他面部特征被隐去,手撑脸,面无表情。这一形象,就是典型的“屏幕脸”。
“我不会变成这种‘屏幕脸’了吧!”就职于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女白领王晓(化名)看到这幅漫画,立即“对号入座”。王晓说,以前还经常和朋友出来见面聊天,现在打开电脑,大事基本上都能知道,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越来越少了。“就连在办公室,大家也很少面对面地说话,有什么消息都是用QQ或办公软件交流。”以前总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自己,也不再活跃。“现在才意识到,自己经常面无表情,有一次见到熟人,我觉得自己连笑都不会了。一交流,大家都有同感。”
对于现代都市白领来说,陪伴电脑、手机的时间,往往比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间都长,他们对电子技术的依赖越来越深。“人机交往”渐渐蚕食着“人际交往”的领地,由电脑和手机带来的新“电子职业病”正在困扰白领们。“微博控”、“网购控”、“游戏控”等网络达人把生活“搬到”了网络中。上班时间,他们与客户的交流多在网上完成,工作间隙,他们一遍遍地刷新微博、点开QQ空间;下班途中,智能手机、i-pad、PSP再纷纷“接手”,放眼望去,公车上的年轻白领们无一不是面无表情,紧盯着手中的“亲密伙伴”;要购物?网上有凡客有淘宝,足不出户便可购遍天下。不知不觉中,人们渐渐生出一张张表情淡漠的“屏幕脸”,对于性格原本就孤僻的人来说,甚至可能产生人格障碍与性格异常。
专家解读网络达人应压缩“电子时间”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陈振华说,“屏幕脸”出现,是电脑这一工具对人类生活方式改变的体现,但是可以矫正。从心理上说,人们能从电脑上获取海量的信息,但这些占用现代人大量时间的信息,却往往缺乏深度和广度,使人的思维趋向单一化、简单化。年轻白领在虚拟世界耗费大量时间,却缺乏现实生活的人际沟通。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其行为和情绪刻板化,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但就目前来看,这种症状尚不算疾病,经过适当调整后,一般能恢复。从生理上说,长期暴露在电脑屏幕前,容易诱发电光性癫痫,长时间用眼也容易引发干眼症,皮肤也会变得干燥、起斑点。
陈教授提醒市民,上网要注意劳逸结合。多照镜子,及时发现自己面部表情的改变,并加以调整。闲暇时可做一些表情操。如尽可能夸张地做a、o、e、i、u的口型,把喜、怒、忧、思、悲、恐、惊等表情尽可能逼真地做一遍。上网一小时休息10分钟,望向远处,做眼保健操。上网结束后,要注意清洁皮肤,将静电吸附的尘垢洗掉,并涂上温和的护肤品。不要过于沉迷于电子产品,如非必要,回家后尽量不开电脑,多与家人、朋友聊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