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英国矫形外科创始人李德(Willian John Litter,1810-1894)在1853年《On the Nature and Tretment of Thpeformities of the Human Frame》中首先作了系统阐述。1968年我国对脑瘫定义:小儿脑性瘫痪指以在妊娠至新生儿期之间各种原因而致的脑的非进行性病变为基础,形成永存的、但可以变化的运动和姿势异常,其症状在2岁以前出现。进行性疾病所致和一过性运动障碍以及将来可能正常化的运动发育落后应除外。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整肌张力和矫形两大类。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以及其他脑损伤后遗肢体痉挛性瘫痪最为肯定的方法。矫形术的主要原则在于矫正负重力线、平衡肌力、稳定关节、等长肢体。其他的方法包括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部分剥离切除术和周围神经手术。
个体化治疗是总原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