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获悉,中国每分钟就有6人确诊为癌症。年报显示,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其中,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位居首位。女性的肿瘤发病率第一位是乳腺癌,明显高于其它癌症的发病率。并以每年2%-3%的增长速率递增。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预防非常重要。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检查手段、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对乳腺癌的诊治功不可没。国际卫生组织1996年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21世纪的医学中也明确西医学正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针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重视对病灶的改善向重视人体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从生物治疗向心身综合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作用向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医疗服务方面则是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中医如何在乳腺癌防治发挥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乳腺癌防治有指导作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自《黄帝内经》,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历代医家乃至现代医学对“治未病”思想都极为重视。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二是欲病未病态;三是已病未传态。因此,“治未病”就是针对这三种状态,具有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施治防微杜渐和已病早治防止传变的作用。
深圳张莉[1]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判别分析,并对乳腺癌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和中医证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32例乳腺癌患者中,气郁质占4O.9 %、气虚质占25.8 %、瘀血质占15.2% 、痰湿质占9.1% 、湿热质占6.1% 、阴虚质占3.0 %。气郁质与肝气郁结型呈显著性正相关(P<0.O1);气虚质与气虚型呈显著性正相关(P<0.O1);瘀血质与冲任失调型呈正相关(P<0.05),阴虚质与阴虚型呈正相关(P<0.05)。
气郁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习惯把情绪都憋在心里,表面上的平静。表现特点:
1、神情忧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
2、多愁善感,忧郁,焦躁不安;
3、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容易心慌,容易失眠;
4、容易受到惊吓,遇事容易感到害怕
5、舌淡红,苔薄白,胁肋部或乳房容易胀痛;
气郁质的形成是患者先天体质因素和后天生长环境、性格、心理等特征总和的结果。现代医学发现乳腺癌患者有一定遗传性,性格具有明显的焦虑倾向,呈抑郁一暴躁的双相特征[2],这与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的内在特征不谋而合。
二、乳腺癌与情志因素有关
中医病因学认为,情志因素是造成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素问?举痛论》中提出了“百病皆生于气”的发病学观点。七情过极,则气机升降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受阻,脏腑功能紊乱,必然引起疾病的发生。中医脏腑理论中,肝与情志最为密切,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则会导致情志抑郁不舒或情绪急躁易怒。乳房位于胸部,从经络而言,乳房的经络主要和肝胃有关。肝失于疏泄,肝气郁结则易伤脾,脾虚则痰浊不化;肝气郁滞日久则引起血瘀,郁于乳中而形成乳癌[3]。因此,历代医家治疗乳房疾患上往往注重疏肝解郁,调畅情志,可见调摄精神的重要性[4]。各种研究证实,现代妇女乳腺癌发病率的上升与精神超额负荷有相当大程度的联系。因此,采取一些相应措施缓解心理负性情绪,适度调摄情志,能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乳腺癌在中医中属“乳岩”、“乳石痈”等范畴。其病因病机跟情绪所导致的气郁关系最密切,同时正气亏虚亦是其发病的内在原因。《外科正宗》认为:“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初如豆大,渐若棋子,半年一年,二载 三载,不疼不痒,渐渐而大,始生疼痛,痛则无解,日后肿若堆粟,或如复碗,紫色气秽,渐渐溃烂,深者如岩穴,凸者若泛莲,疼痛连心,出血则臭,其时五脏俱衰,名日乳岩”。指出情志内伤,忧思郁怒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三、中医治疗乳腺癌的方法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方法,未病之前,摄生养慎;已经癌变者,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既成之病,慎防传变,先安未受邪之地(软组织、肝、肺、脑、骨)。在治则上采用活血化瘀,补益气血,补肾健脾,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等原则。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已有标本兼治。在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改善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未病先防的方法是:(J)合理饮食与治未病,平衡膳食,饮食有节,选择防癌有益的食物。(2)运动锻炼与治未病,每天坚持l h运动,可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20% (3)情志调适与治未病,修心养性,心志平和,精神调达,知足常乐 (4)辨体质与治未病,平衡脏腑功能,补其不足.损其有余。
已病早治即为发病学预防,其中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指对临床上的良性疾病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多数妇女,平时已出现乳房部的不适或在体检中发现有良性乳腺病或其他可疑情况,但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未积极做进一步检查治疗而坐失良机[5]。临床研究显示[6] ,中医药对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疗效为82%~96.55%,表明中医药阻断与逆转乳腺癌癌前病变具有可行性。其二是指已经发展为乳腺癌的患者.通过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而中医在乳腺增生治疗上有多种方法,从认识经络、调整经络、呵护经络3个不同角度,应用中医中药、针灸、火罐、砭石、刮痧、蜡疗等中医传统方法,对乳腺增生、乳房疼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我科应用穴位埋线的方法,乳腺经络疏通的方法,缓解乳腺疼痛效果明显,对增生包块有一定的软化作用[7] [8]。因此,中医治疗对乳腺癌的预防和发生,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