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的努力下,本人给许多患者进行了胆囊病变的“保胆手术”,让患者在去除胆囊病变的同时,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许多患者不断打电话、到科里咨询,许多不明白的地方,简短阐述如下。
为什么要开展保胆手术?
保胆手术的现状?
哪些病人适合保胆手术?
保胆手术采取哪种方式较好?
一、胆囊切除术的历史
1867年,Bobbos医生在切除患者腹部肿瘤时,偶然将胆囊剖开取出结石。80%的结石“高复发率”,使其惨遭淘汰。直到1882年,langenbuch医生完成首例胆囊切除术,胆结石手术治疗进入切胆时期。并提出了温床学说:不仅因胆囊内含有结石,而且还因为它能生长结石”的论断。反对“温床学说”的理由。温床学说”:Small三角代谢学说,认为胆囊胆汁中胆固醇浓度过度饱和,析出固态的胆固醇结晶形成了胆固醇结石。
胆固醇由肝脏分泌,因此生成结石的“温床”不在胆囊,而在肝脏。冉瑞图教授认为:胆囊结石源自肝脏,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胆囊结石)应当修正。
因此现代观点认为,温床学说今日已经过时,不可提倡。
二、胆囊切除后不良反应
消化不良和返流性胃炎
胆囊切除术后导致胆管损伤
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增高
胆囊切除术对结肠癌发病率的影响:结肠癌发病率明显提高
三、保胆取石的演变
保胆取石:切开胆囊取出结石,但保留胆囊。
阶段一:老式“保胆取石”术:切开胆囊取出
结石后再将胆囊缝合。
阶段二:经皮胆囊镜“保胆取石”术
阶段三:体外(冲击波)震波碎石:只碎石不排石。
阶段四:新式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
过去保胆方式以胆囊造瘘为主,造瘘口的粘连将胆囊底固定在腹壁,影响胆囊收缩。胆囊壁的粘膜下结石,5年复发率>60%。
现在保胆方式以内镜进入胆囊内取石,能取尽胆囊壁的粘膜下结石,减少结石的复发。5-0可吸收线一期缝合,不放引流管,减少粘连,减少胆囊功能的影响。5年<5%。
四、保胆手术的现状
2007年12月召开了首届全国内镜微创保胆学术会。
2008年第13届全国胆道外科学术大会,黄志强院士明确指出:内镜保胆取石(开展)是21世纪的大事,是中国的一件大事!
内镜保胆取石术的规范已收编入高等院校的教材――全国药学系外科教科书。
国内目前一些较知名的医院也逐渐开展此项技术
五、“保胆手术”适应症
无症状的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无癌前病变。
有症状的胆囊结石,胆囊收缩功能好,>50%,胆囊壁<4mm.
病人年龄小于70岁。
病人有保胆的意愿。
无多种慢性疾病和腹部手术史。
六、总结
胆囊切除目前仍然是胆结石治疗的金标准。
一部分胆囊结石的胆囊功能是正常的;多数胆囊息肉是良性的。一切了之,不符合当今医学发展的潮流。内镜保胆取石复发率明显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尊重患者意愿的前提下,开展胆囊切除外,还学会新式微创保胆技术,这样才会让更多的患者信赖,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