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最近遇到一病例,40岁以上,既往有乳腺腺瘤病史。一年前右侧乳头间歇性血性溢液,内衣上可见血性痕迹。B超可见右乳内侧象限腺瘤结节。病人因恐惧血性溢液入院。手术台上切除乳腺内侧腺瘤结节。同时乳管造影可见蓝染扩张导管,未见肿块。探查乳头根部发现绿豆大小质韧结节,病理证实为乳头部腺瘤。
乳腺乳头管腺瘤又称乳头腺瘤、糜烂性腺瘤病、乳头状瘤、乳晕下导管乳头状瘤等,是发生自乳头部导管上皮的一种良性肿瘤。少见,其发病率约占乳腺良性肿瘤的1%。有恶变的报道。新疆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欧江华
病人常为中年妇女,以40一50岁为多。病程较长。可见乳头膨大或朝向改变,少数可有乳头糜烂、结痂、乳头溢液。乳头处可扪及质硬结节。部分病人乳头表面无明显改变。临床常误诊为乳头Paget病。
本病是乳头的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包括肿瘤在内的部分乳头组织,可以治愈。必须与Paget病相鉴别,一般应先作病理诊断,明确诊断后再施行相应手术。
源于乳头导管或输乳窦的良性肿瘤,本瘤见于青春期以后的任何年龄,发病年龄高峰在停经前期(40~50 岁),患者大多数为女性,偶见男性( < 5 %),病变一般为单侧,双侧者极罕见;肿瘤很少超过1~115cm,质地中等,边界不清;共同特点是病程较长,多数达1年以上,临床表现有乳头溢液(可为血性)、糜烂、破溃和乳头内触及小结节等。本瘤术前诊断较困难,临床上易与湿疹样癌和导管内乳头状瘤混淆,而病理上需与乳头汗腺样腺瘤和乳腺癌等进行鉴别。
2 .肉眼检查乳头肿胀、增粗、糜烂、变硬,甚至溃疡形成,于乳头或乳头皮肤之下可见一类圆形小结
节或增厚区, 界限清楚或不清楚,无包膜, 直径0 . 5 ~2 . O c m ,切面质地坚实,灰白色或灰黄色; 偶见有小囊
或扩张导管。
3 .镜下观察肿瘤主要由排列紧密、紊乱的增生性小导管构成,其周围纤维性间质数量不等。导管
内衬腺上皮和肌上皮两型上皮细胞,腺上皮多呈立方形或柱状,上皮细胞呈不同程度增生,呈乳头状、实性
巢状增生,长人并且压迫或阻塞集合管,导致集合管扩张并形成一个硬性的小结节,一般没有小叶结构,不
形成筛状结构 。
根据病变结构,R o s e n 将乳头腺瘤分为三型:腺病型,硬化型乳头状瘤病型,乳头状瘤型。
4 .鉴别诊断
( 1 ) 乳头管腺瘤的乳头糜烂、结痂或溃疡形成,临床上类似乳头P a g e t 病,但前者乳头表皮内并无
P a g e t 细胞,乳腺深部也并无导管癌,透明细胞虽然与P a g e t 细胞相似,但其免疫组化染色C K 7 、C K 8 、
C K 1 8 过表达,而H e r - 2 、C E A 阴性。
( 2 ) 本瘤呈现硬化和假浸润时, 应与浸润性癌鉴别。 前者发生于乳头、 乳晕部, 细胞虽丰富, 但成分复
杂,仍可见残余导管壁,免疫组化证实有肌上皮的存在。
5 .临床病理联系多为单侧性,常见症状是血性或浆液性乳头溢液,乳头糜烂、结痂、增粗变硬,或扪
及乳头下小结节。 本瘤为良性肿瘤, 但切除如不完整, 则可能出现复发。 本瘤与乳腺癌关系密切, 文献报道乳头腺瘤合并乳腺癌者占1 6 . 5 % ~1 9 % ,男性者可达5 0 % ,可能是因为男性乳腺癌更常见于乳晕威
边区。
因此,乳腺外科大夫要有一双观察的眼睛及逻辑思考的头脑,遇到患者临床症状与临床检查不符合时,一定多问几个为什么?反复与B超大夫的沟通,亲自查看B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于有血性乳头溢液病人,对于乳头本身的B超检查不应遗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