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慢性泪囊炎的定义:为泪道的炎症,主要由于鼻泪管阻塞,泪液潴留,细菌在泪囊内繁殖,多见于沙眼侵及泪道形成瘢痕、其次是外伤,、慢性鼻腔疾病引起泪道阻塞、另有一部分原因不明。新疆煤矿总医院眼科刘雁庭
二、 慢性泪囊炎的危害:泪液在泪囊内的潴留,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在当角膜受外伤,如角膜擦伤、角膜异物等可引起匐行性角膜溃疡甚至角膜穿孔造成失明,如作眼内手术则可引起眼内炎,全眼球脓炎而失明。因此在作眼内手术前冲洗泪道是非常必要的,如有慢性泪囊炎应先行泪囊手术治疗痊愈后方可行内眼手术。
三、 慢性泪囊炎的常见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及链球菌。
四、 慢性泪囊炎的诊断要点:
1、 长期流泪伴鼻侧结膜粘性或脓性分泌物积聚。
2、 压迫泪囊区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从上下泪点溢出。泪道冲洗有粘性后脓性分泌物溢出,无水流入咽喉部。
3、 有时内眦部皮肤隆起乘青蓝色,挤压时有大量粘液,称之为泪囊粘液囊肿。
4、 碘油泪道造影检查可见鼻泪管阻塞和泪囊扩张的大小及形状。
五、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慢性泪囊炎需行手术治疗方可有效,既往行鼻腔泪囊手术治疗,60岁以上患者行泪囊摘除治疗,但手术痛苦较大,术后局部留有瘢痕影响美观,目前多采取鼻泪道探通术+激光治疗+置管术,手术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特点被患者广泛接受。
1、慢性泪囊炎手术前准备:
a、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检查),心电图、胸片、副鼻窦片(主了解鼻中隔及鼻窦情况),如有手术禁忌则先行专科治疗后再再转我科治疗。
b、请耳鼻喉科会诊明确鼻腔内情况(鼻甲、鼻中隔、有无鼻息肉等)
c、行泪道碘剂造影检查明确泪道情况(梗阻主要部位、泪囊大小、形状、有无泪囊内占位性病变)
d、行泪囊分泌物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后明确具体细菌及敏感的抗生素指导术前及术后用药。
e、分泌物培养结果报回前,局部给予经验用药,包括点药及泪道冲洗。(用鱼腥草眼液及甲硝唑注射液,冲洗泪道,每日两次。冲洗泪道无脓性分泌物连续两天后,方可行泪道激光手术。)
2、慢性泪囊炎鼻泪道探通术+激光治疗+置管手术治疗及注意事项:
a、术日前一天,冲洗鼻腔,剪鼻毛。术前30分钟先行患侧鼻腔地卡因+呋麻滴鼻剂棉片填塞,充分收缩鼻甲。
b、行泪小点扩张,使泪道探针容易进入。注意,勿撕豁泪小点。
c、探针送入时需沿泪道生理弯曲行进,避免形成假道,当探针抵达鼻骨时再向上(额部)旋转90°。垂直于眼睑向下推送泪道探针到达病灶,拔出针芯将导光纤维送入阻塞部位选择适当能量、频率启动脚踏开关打通阻塞部位后拔出导光纤维,注入生理盐水病人口内有水流入。
d、拔出探针,泪道内插入带记忆针芯的探通引导针并确保9字朝上,取出鼻腔填塞棉片,下送记忆针芯如伸出不利可变换不同角度反复下送,必要时借助额镜、枪状镊及专用勾取出针芯,少数患者需借助鼻内窥镜下取出针芯。e、穿引线时注意:左手拇指与食指摄住针芯弯勾处,右手用组织镊分开针芯直线处穿引线,避免不正确操作致针芯断裂。“泪道扩张引流管”置入泪囊后,再来回拉动两次以充分扩张与清洁泪道。“泪道扩张引流管”用眼膏涂抹作润滑剂时注意不要将引流管的“引流孔”堵塞了。易导致置管完成后冲洗不通畅。置管时要确保三角形完全进入泪囊,否则易发生置入后“引流管”脱落现象。
3、术后处理:
a、泪道冲洗及鼻腔内外留管端逆行冲洗,目的冲出内残留的血凝块和分泌物,防止置管腔内阻塞。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冲洗液,每日1-2次。
b、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局部结膜囊内用药。
c、术后患侧鼻腔内点用呋麻滴鼻剂一月,每日三次。
4、泪道置管拔出时机及注意事项:
a、本品在患者泪道中留置4周至3月,视患者症状改善适时予以拔除,用止血钳夹持引流管下端,缓慢拔出;切忌用力过度将引流管拔断。
b、若遇置管留置时间过长拔管困难者,可用止血钳夹持引流管下端正反方向扭转试拔,或在拉伸状态下借助额镜看到下三角形时用手术剪剪断下三角形一侧,再试缓慢拔出,
c、上述拔管方法试用后仍无效,可试用注入润滑剂如硅油等浸润一周后再试拔除,如仍不能拔出或置管断离残留可在内窥镜下或手术切开泪囊取出残留断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