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起功能障碍(ED)是指阴茎不能达到和(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获得满意的性生活。
ED是增龄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中老年男性中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轻症勃起功能障碍(MSED)多见于中青年男性,患者由于面临更多性和生殖健康的压力,因此更关注自己的生殖健康;同时,它们广泛接受新媒体,更容易提高对于ED的诊疗意识,及早就医。而中老年ED患病率最高,或以为ED是年龄增大的正常表现,或因受传统型观念影响较深,羞于求医问药,就诊者反而较低。目前医生、患者和社会对MSED的认识存在不足,往往简单将其归咎于心理性ED或亚健康状态,从而忽视了它在预测心血管及其相关潜在疾病中的重大价值。所以广泛开展ED及其危险因素的防止和健康教育,重视MSED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筛查及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青海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车与睿
不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如烟酒、少运动、睡眠不足或质量欠佳、精神心理压力是造成ED的危险因素。精神心理因素一直被认为是我国青壮年男性ED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学校性教育缺乏导致青少年性无知,性无知引起的性感知异常(如总觉得自己的阴茎短小、性能力差、手淫危害生殖健康等),对性缺乏信心、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造成男性性心理障碍,长期将导致ED。另外,不和谐的性关系是青壮年ED重要的危险因素,而性伴侣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男性的性心理和生殖健康。
“心理性”ED是一个相对概念。随着对ED病因、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以往认为是心理性ED的患者均发现存在潜在的器质性损害。心理性ED患者中73.1%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研究发现慢性应激压力可引起代谢综合征,进一步发展造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或炎症损伤,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病的发生。这提示心理性ED久治不愈,最终可以迁延发展成器质性ED。
影响勃起的神经、内分泌、血管、代谢等方面出现了早期的病理改变导致MSED。因此对于临床上诊断为MSED的患者应该进行全面的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ED和心血管疾病的共同始动因子和核心发病机制。
由于ED病因复杂,许多疾病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勃起功能,因此,MSED患者常以共病如早泄、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性欲下降、代谢障碍、焦虑、抑郁等症状到相关专科就诊,而患者或/和医生对勃起功能的下降未引起足够重视,从而忽视MSED诊治及其相关的心血管、代谢疾病风险因子的筛查。
当前仍建议使用IIEF EF量表进行患者评估,17~25分者可以诊断为MSED,使用IIEF 5量表,评分17~21分者可诊断为MSED,亦可联合EHS量表,可以从不同角度更加全面地评估MSED患者的特征。
青壮年男性心理性ED和MSED高发。以往临床实践认为此类患者单纯给予心理治疗即可,但是目前认识到心理性ED 长期不愈,也可通过慢性应激压力,导致器质性ED发生。这种混合型ED单纯通过心理疗法或药物治疗均很难治愈,而两者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因此,针对此类患者强调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并重的个性化治疗的原则,即基于自我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治疗无效时,应积极早期给予药物干预。
此外近年来女性伴侣在ED 治疗中的作用不断得到重视,女性伴侣的理解、鼓励和参与治疗是ED患者积极寻求治疗的重要动机。青壮年ED患者及其配偶作为整体参与治疗,不但提高了ED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改善了伴侣性满意度,体现了ED患者及其性伴侣整体诊治的优势。
而对于中老年男性,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ED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表现。作为ED早期阶段的MSED,MSED和心血管疾病共有相同的危险因子,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和健康饮食、减肥、戒烟、限制饮酒以及体育锻炼已被证实可以改善低度炎症、胰岛素抵抗、内皮功能障碍引起的ED。在MSED阶段采取防治结合的原则,积极筛查病因和风险因素,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有利于将重大疾病的防线前移。
? 作为ED的早期阶段,MSED与不良生活方式。精神心理因素。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等相关;与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随着对MSED认识的不断深入,将进一步完善其定义及评估指标。重视MSED的早期诊治,对细分ED发病阶段,深入ED发病机制研究,提高ED早期诊断水平,维系男性整体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以及对重大疾病预警和防治,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