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俗称“平脚板”,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甚至有不少人自己就有。有些可能是小时候就有,而有些则是成人后才慢慢出现。有人一辈子可能都没啥感觉,称为无症状性,有人会有不舒服,称为症状性,少数比较严重的情况则是走一点路就会很疼,严重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如果有这种情况,就应该小心了。
扁平足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从所谓正常的“足弓”说起吧。最早的猿人从树上下地,先是用四肢着地行走,原来的手和足(或者理解为“前蹄”“后蹄”)的差距并不是非常明显,随着进化逐步过渡到直立行走,手足开始分家,手负责灵巧活动,脚失去了抓、握等功能,负责稳固负重,双足逐渐承担了身体的全部重量,脚在这过程中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形成了足弓。对比现在的黑猩猩等类人猿,我们可以发现,人类足弓的发育最完善,既有从脚趾头到脚跟的纵向足弓,又有由内至外的横向足弓。那么足弓的好处到底在哪里呢?有了足弓,首先是负重能力的增加,脚从原来的平板一块变成一个有弹性的结构,可以分散行走、奔跑过程中的压力。举个例子,有名的赵州桥就是由于其弓形结构能够分散其所受的压力,从而千年不倒;其次是足弓内的空间可以用来容纳血管、神经、肌肉和肌腱,对它们形成有效的保护,使得足部能够获得充分的血运和营养,耐受长距离行走的需要。
足弓如此的重要,它具体是怎么构成的呢?
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精巧的结构,从呱呱坠地到暮年垂老,一步一步的进行着一系列的变化。简单说来,足弓的形成包括骨头和连接骨头的韧带这些静力性的结构,像罗马的拱门一样;还有肌肉、肌腱的牵拉对其进行动态调节,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胫骨后肌,很多成年人的平足都是由于这个肌腱的功能失效而引起。这些静力或动力结构的任意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足弓的塌陷,带来不适,出现临床症状。静力结构出问题的常见原因包括骨折、骨坏死、中足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性关节炎、糖尿病足、跗骨融合、弹簧韧带松弛等,动力结构可能导致平足的原因有胫骨后肌功能障碍、副舟骨、腓骨肌痉挛、跟腱挛缩等。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扁平足呢?
一般说来,人在站立的时候,正常情况下足底内侧皮肤离地面应该有三到四个厘米的距离,而扁平足的人的这个距离会很小,甚至足底皮肤全部贴到地面了,这说明内侧的纵弓已经塌陷。如果从后面看脚跟的话,可以发现脚跟往外翻的比较多,还能够看到第四第五、甚至是第三脚趾头(正常应该只能看到第五脚趾,其他脚趾都被小腿挡住了)。这些是简单分辨扁平足的办法,当然最稳妥的还是去医院就诊,请医生确认,同时还能够找到相关的原因以及应对办法。
左侧后足外翻,从后方可以看到较多足趾,脚跟抬起后后足外翻没有改善,右足相对正常;如果发现自己有扁平足,应该怎么办呢?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原则,就是看有没有症状,相关症状包括脚的酸胀、疼痛,部位可以是内侧中间部位、脚跟外侧等,严重的还会影响小腿后方的肌肉。如果是从小就有扁平足,日常生活都没有不适,走路时还能恢复一部分足弓,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是不用特别处理的。而对于有症状的扁平足,不论是小时候就有还是成年后发生的,都应该来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询问病情、查体以及一些辅助检查来寻找可能的原因,并给出专业的治疗建议。这些治疗方法大致分为保守和手术两大类。保守治疗包括使用足弓垫或者定制鞋垫来对足弓进行支撑,减轻症状。对于保守治疗失败或者是一些严重疾患的患者就需要手术来解除病因,重建足弓。手术治疗的决定需要非常慎重,需要医生和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因为足弓塌陷涉及的因素很多,每一种手术操作只能处理一个因素,有的可以解决骨性等静力学的问题,有些可以解决肌肉肌腱等软组织的问题,而对于国人来说,到了真正需要手术的时候,有些患者的病情也已经较为复杂,一两个简单的手术方式不一定能够既解除临床症状,又重建足弓,可能需要多个手术操作联合多管齐下,但是每一个手术操作对于脚而言都存在一些相关的手术风险,比如延迟愈合、感染、切口愈合不良、血肿等等。所以希望有症状的平足症患者能够尽早就诊,早期干预,避免病情的加重和复杂化,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与医生充分交流,做到科学认识和明智的决策。
总之,症状性平足症的治疗是特殊且专业的领域,需要专业的医师团队联合康复中心、矫形支具等部门来进行诊断和治疗。早期的诊治既能够缓解症状,又能够保留足部的柔韧性,避免出现僵硬足或者关节炎的出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