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研究中发现,高达85%的眼球震颤患者发生屈光不正,其中一些患者进行屈光不正矫正后,能够提高6行的矫正视力,这种提高对眼球震颤的患者具有极大的意义!从散光,以及屈光不正的类型看,眼球震颤以顺规散光为主。
有文献报道通过对眼球震颤患者进行屈光矫正,可以平均提高六行logMAR视力,我们研究并发表文章认为通过佩戴眼镜就可以使患儿从
4.2提高至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样的提高对于本身视力就较低的眼球震颤患者来说是非常巨大的进步。因此对于眼球震颤患儿来说,最重要也是最早的治疗就是屈光矫正。对于眼球震颤患儿如何进行屈光不正的处理,Scheiman的建议是:有1D到2D的远视,或者散光大于0.5D,或者屈光参差大于0.5D都需要进行屈光矫正,
其他研究以年龄进行分组:1、6个月至2岁的眼球震颤患儿,近视大于3.5D、或远视大于3D、或散光高于3D,具有上述情况之一都应当给予配镜处理;2、对于大于两岁的患儿,具有下列情况:近视高于2.5D, 或远视高于2D, 或散光大于2.0D,应给予屈光矫正。
较低年龄、较低度数的屈光不正应尽量进行矫正。其主要观点为:1散光处理:眼震患儿在12月以上,大于1.0D的散光需要全部矫正;年龄12月以下,大于2.5D散光需要全部矫正;2、当患儿年龄大于4岁时,高于+2.0D远视,高于-1.0D的近视,以及屈光参差大于1.0D,都需要全部矫正。基于以上的研究以及我们的结果,我们认为:眼球震颤的患儿进行屈光矫正,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视力。并且对于没有稳定注视的患者来说,清晰的物象刺激是尤为重要的,因而我们的观点:较低年龄、较低度数的屈光不正也要早期进行矫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