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内障术后眼的屈光状态变化很快,随着眼球发育,生理性远视逐渐降低,屈光度逐渐向近视方向发展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近视漂移”。
目前对于“近视漂移”的发生机制有三个学说:
一、屈光三因素演化失衡
正常眼的屈光状态的正视化进程是由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及晶体屈光力三者相互互补达到平衡的结果,在幼儿时期摘除白内障之后,晶体屈光力下降,不再对生长发育中眼轴延长所致的近视起到抵消作用,因此产生近视漂移现象。
二、人工晶体的光学放大作用
儿童眼球发育造成玻璃体腔不断延长,眼内晶体距离视网膜的距离不断增大,物象逐渐前移于视网膜前,由于人工晶体的光学放大作用,植入高度数人工晶体比植入低度数人工晶体更易产生近视漂移。
三、眼球异常发育
儿童眼球发育受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调控。出现异常的眼球发育与异常的基因调控有关;另外,眼球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眼球的发育,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较正常眼更易受到环境中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如;人工晶体植入、形觉剥夺性弱视、患儿手术年龄、术后高眼压,这些因素改变了眼球正常发育的进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