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眼球震颤的三棱镜治疗原则:
先天性眼球震颤的三棱镜治疗是因人而异的,针对不同类型的眼球震颤,三棱镜处理方法是不同的。
1、 存在集合阻滞的情况:
如果患者有先天眼震,有集合阻滞眼震时候,通过使用底向外的三棱镜会使远视力得到显著提升。如果患者的视力有提升,应该把棱镜和负球镜的度数加入眼镜处方。北京儿童医院眼科王媛
2、 代偿头位的处理:
虽然异常头位最主要的治疗是手术,光学治疗也是可能的。三棱镜治疗的目的就是将视物质量最好的中间带位置移至正前方,从而矫正头位,一般三棱镜尖端方向指向眼球偏斜的方向,但是目前光学三棱镜只能纠正7△度数的偏斜,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了压贴三棱镜,使得三棱镜治疗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为什么有些先天性眼球震颤需要佩戴两副眼镜:
不是所有的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患者都需要佩戴两副眼镜,主要有两类患者需要:
第一类是屈光不正合并集合阻滞者,第一副眼镜是用来矫正屈光不正,治疗弱视的,而第二副眼镜是一副双底向外的三棱镜,用来刺激辐辏,减轻眼球震颤,如果使用光学镜片,由于屈光的度数+棱镜的度数使得镜片非常厚,因此不能制作在同一副眼镜上,如果使用压贴棱镜,又会一定程度上使得视力下降,不利于弱视的治疗,因此佩戴两副眼镜,在治疗弱视的时候使用不附加三棱镜的眼镜,而平时的时候尽可能佩戴减轻眼震的三棱镜。
第二类是屈光不正合并头位者,第一副眼镜是用来矫正屈光不正,治疗弱视的,而第二副眼镜是一副双底向面转方向的三棱镜,用来矫正头位。
美国压贴三棱镜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
胡守龙博士介绍:有静止眼位(中间带)的眼球震颤患者,可以通过使用三棱镜改变注视方向改善头位。三棱镜的底边应当朝向头部转动的方向,这种方法作为术前评估,三棱镜也是非常有用的,但是作为治疗作用显得有些不足,因为大多数的头位转动超过30℃,这样最需要将近60度的三棱镜。如果使用玻璃镜片、树脂片的三棱镜镜片太厚、太沉而且会引起物象畸变。因为树脂三棱镜只能每只眼睛配7度左右。
很幸运,美国3M公司新的压贴三棱镜的问世改变了这种不足,压贴树脂片降低了重量、中央及边缘的镜片厚度,我们最多可以为患者佩戴每只眼睛20――30度的压贴三棱镜镜片(同时还可以联合其他的近视、远视、散光度数)随着科技的进步,美国3M 公司的压贴三棱镜在临床上的使用,为更多的眼球震颤患者带来了治疗的喜悦。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的临床表现
白大勇医生介绍:在临床上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是指患者除眼球震颤外无明显异常,包括屈光间质,视网膜,黄斑等眼部疾病,以及除外中枢性疾病,以及耳源性疾病。这类患者的眼球震颤一般为水平型,垂直或混合型少见。眼震速度有的比较快,有的比较慢。在冲动性患者中,大部分有一个中间带,或有多个中间带。在此处患者的眼球震颤最轻甚至无眼球震颤,因此视力最好!患者往往采取一种代偿头位,把中间带摆在正前方,借以提高视力。这类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或三棱镜的方法治疗头位,试戴三棱镜后,头位改善明显的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特发性眼球震颤手术矫正效果明显好于先天性的眼球震颤,已经在临床上有大量的病例证实。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手术治疗原则
王媛医生介绍:一般有两种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选用适宜的三棱镜将底向同一方向置于两眼前,其尖指向中间带的方向,通过折射将眼球震颤较轻的视野移至正前方。但是作为治疗作用显得不足,因为大多数的头位转动超过30℃,这样最需要将近60度的三棱镜。如果使用玻璃镜片的三棱镜镜片太厚、太沉而且会引起物象畸变。
四条眼外肌超常量后徙手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
王媛医生介绍:四条水平直肌大量后退术:Bietti和bagolini[6]首先在1960年介绍了此种方法,之后von Noorden和Sprunger[7]又对此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具体手术方法为:四条水平直肌断腱后置于功能性赤道的位置或毗邻其后,也就是内侧角膜缘后11.5mm,外侧角膜缘后13mm。但内斜视情况有所不同,在同时有内斜视及眼球震颤的病人,外直肌置于眼球赤道部之前,内直肌置于赤道部之后。Arruga A[8]建议在四条水平直肌后退的基础上加用后固定缝线,可使得直肌力量减弱的作用得以巩固。
白大勇医生讨论:不过此种术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术后容易产生继发性斜视,眼球运动受限制,术后效果回退也有报道,治疗眼球震颤的经典手术方法。!
风车式手术术式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头位旋转
博士介绍:
头向一侧肩膀倾斜式看书的照片,以下是这种类型眼球震颤的患者看书时的照片。
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有的孩子的头位不仅有面转,上颌的垂直头位,而且还伴有头倾斜向肩部的头位。我们参考国外众多专家手术方法,借鉴了旋转斜视的手术方案,设计了风车式手术,专为这类患儿手术。上图是孩子的术前、术后照片,手术后看书时的头位明显改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