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的患者及家属请注意:
要最大限度发挥中药的作用,如何煎药和服药是个关键。 煎药时一般以水漫过药物2-3厘米左右为宜。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 具体煎煮方法为:先将药物放入容器内,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30~60 分钟,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一般药煎两次为宜,第一次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30~45 分钟,滤出药液。
在煎煮过程中,尽量少开锅盖,以免药味挥发。第二次再加水煎煮沸后25~35 分钟,滤出药液。
先煎的药指某些药物煎煮时不与其它药物同下,而提前煎煮。如矿物类、介壳类药物,石膏、代赭石、牡蛎、鳖甲等,质重而有效成分难以煎出,应打碎先煎,约煮十五分钟后再下其它药物。后下的药指有些药物煎久宜失去功效,故在其它药物快要煎好时才下,稍煎即可。如气味芳香的药物薄荷、藿香、砂仁、杏仁等,内含挥发油,煎煮过久,则因有效成分挥发而失效。又如大黄后下,可使其泻下作用更强。先煎和后下一般指第一煎时需要注意。第二煎是为了使汤药中其它药物的有效成分更好的溶解。
将两次药液合并约500 毫升再分次服用。不能以一次久煎来代替两次分煎。汤剂煎好后应立即滤取药汁,不宜久置锅中。控制汤药口服时的温度,可以减弱中药的苦味。人口腔内的温度一般在36.2~37.4 摄氏度之间,此范围内味觉神经最灵敏。如果汤药的温度在36 摄氏度左右口服,则苦味就会大减。故服用汤药时,最好待药液温度降至温吞无烫感时饮用,此时苦味最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