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 PTS)常常继发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后,由于静脉阻塞和深静脉瓣膜功能受损,导致肢体静脉回流障碍,长期静脉高压状态,引起肢体肿胀、疼痛、皮肤色素沉着甚至静脉性溃疡等一系列综合征。
典型症状和体征:PTS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肢体的肿胀、坠胀感,疼痛、沉重感、易疲劳感,在站立时明显,平卧后常可缓解。由于静脉回流障碍,导致肢体局部组织的营养不良,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皮肤干燥变厚,皮下纤维组织增生,容易出现肢体皮肤感染。病情进展还可以造成静脉性跛行和溃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丧失劳动能力。
发病率:DVT后PTS的发生率较高,单纯正规的抗凝治疗后仍然有25%~50%,这其中约有10%的患者会出现静脉性溃疡。
治疗:PTS现有的治疗方式主要保守治疗和腔内治疗两种,而手术治疗因其疗效欠佳,创伤较大而逐渐减少。
传统的保守治疗包括医用弹力袜、空气波压力仪治疗和静脉活性药物。其中压力治疗,尤其是医用弹力袜目前仍是PTS治疗的基础。有研究表明,坚持穿戴医用弹力袜两年以上的DVT患者,PTS的发生率的严重程度均低于不穿弹力袜的患者。
一些静脉活性药物,如马栗种子提取物和芦丁、类黄酮等药物常用于减轻PTS和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症状,其疗效在临床研究中也有所证实。
PTS的介入腔内治疗:DVT后静脉的再通往往是不完全的,残余的血栓机化,血栓本身也刺激静脉壁增厚,静脉血管腔的缩窄是PTS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随着血管介入技术的进步,通过腔内手段处理病变血管、开通狭窄甚至闭塞的静脉,成为有效缓解DVT后慢性静脉高压、治疗PTS的重要手段。这些治疗有助于解决静脉流出道的梗阻,恢复静脉血流,改善小腿静脉泵功能,改善PTS症状,促进静脉性溃疡的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髂静脉和下腔静脉的开通和静脉支架植入,不但疗效较好,对肢体肿胀有立竿见影的疗效,而且远期通畅率较高。多项临床研究表明,髂静脉开通和支架植入后一期和二期通畅率为6l%~78%和80%~95%,与我们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的经验相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