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樊有5名贫困大学生因没有感谢捐助者而被取消捐助资格。此事一出,众说纷纭,大家各执一词。其中有很多人认为捐助者的这种做法无可厚非;而一些人却表达了对这5名贫困大学生的同情。那么,到底谁是谁非?以下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双方当事人的心理行为给以解析:
首先,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被取消捐助资格的贫困大学生们。众所周知,这些大学生都来自于贫寒的家庭。有的孩子可能从小就感受到了过多的生活艰辛和家庭磨难,如果缺乏社会和家人足够的关心与引导下,他们就会过早的品尝到由于人与人之间在经济上的差异而带来的苦涩与无奈。这无疑使他们幼小的心灵遭受到了创伤,使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认识上的偏离。这些孩子头脑中会比较极端的内化出可怜无助、自卑羞怯的自我形象和为富不仁、别有用心的富人形象,而这两种形象就构建了两者之间施舍与乞讨、羞辱与愤怒的歪曲的关系。以上所有的不合理认知进而就会导致他们在面临学校学费、家庭重担和社会期望的逼压而接受捐助的时候,内心产生强烈的冲突,他们感到更多的不是喜悦和感激,而是苦涩和难过,因为在他们来看,这需要付出尊严的代价。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为什么这些贫穷大学生在接受捐助以后的日子里没有主动与捐助者联系,因为在他们看来,与捐助者的接触就意味着自己的乞讨和被羞辱,意味着再在自尊的伤口上撒下一把盐。当然,还有部分学生有一种因为自己成绩好而理所当然获取资助,而无需感谢的心态。这从心理学上来看,其实也是一种低自尊的表现。只不过这些孩子是通过编织一个不现实的、充满幻想的世界和自大的自我意象以防御自己体验到过度的自卑与世态炎凉。所以,他们对自己和外界的评价总是容易陷入两个极端,要么是完全的理想化,要么是完全的贬抑。当理想化的时候,他们认为捐助者是一个“大好人”,是不需要任何回报的,而自己同样也是一个“非凡之人”,完全可以无偿享用他人对他的经济支持。而一旦编织的美梦破灭以后,他们又会陷入贬抑的心理状态,他们会认为捐助者只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伪君子”,而自己也只是一个一文不值的“倒霉蛋”。
在详细讨论了贫穷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式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捐助者们的行为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心理学意义。毋庸置疑,捐助者们的帮扶行为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他们在学生最困难的时候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而无需物质上的回报,可问题恰恰就出现在这所谓的“无需物质回报”上!因为捐助者都来自于一些企业家,他们经过商战的激励竞争,深感创业的艰难,也深知公司利润的重要。所以说,放弃物质回报的承诺必然会使他们追求其他方面的补偿。他们让学生向他们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虽然是一种对学生关心的体现,但也不能排除是为了满足一个“救世主”的自我光辉形象的欲望;参与各种募捐活动,虽然是一种社会文明新风尚的宣传,但也不能排除这是公司利用这些穷孩子提高自己社会效益的手段。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这些贫穷大学生没有遵从他们的意愿,没有向他们及时地表达感恩,那么被取消捐助,也是意料之内的事情了。虽然有的企业家说取消捐助是对学生的一种感恩教育,但事实上,这种方式对他们的伤害要远远大于对他们的教育。因为这等同于再一次将孩子们扔到了人间荒凉的沙漠,使他们内心深处再一次验证了自以为是的、不现实的世间悲凉――人间没有真情,没有关怀,只有利用,只有金钱。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这件事情?也就是说,捐助者应该抱着怎样的心态捐助才是正确的,而贫困的孩子应该抱着怎样的心态接受捐助才是正确的呢?我们先从捐助人说起:
首先,捐助人的捐助方式不妨效仿一下国家的资助政策,因为它的教育功能更加突出,效果也十分明显,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学业,并对未来要负责。
其次,捐助人要深刻理解贫穷学生受创伤的心理和脆弱的自尊,要知道穷孩子最缺乏的并不是金钱,而是人间的真情和自我的尊严,因此捐助人不仅仅为他们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而且也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身健康。当捐助人以一种父亲般的胸怀和母亲般的温暖给他们以支持和滋养时,这个完整地爱就会让孩子们不断地去领悟、修通、改变和成长,他们渐渐的就能够内化捐助人的博爱和人道的美德。以一种对社会的奉献来表达自己对捐助人的感谢。
而对于受捐助的大学生而言,则应该要接受自己、相信自己、尊重自己。既不过分夸大也不过度贬低自己。时刻要记住虽然人和人之间的贫富、地位有差别,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尽管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不一样,但同样都会从中获取人生经验、体验人生快乐、提炼人生智慧!要始终抱有一个信念,接受捐助是暂时的,但回报社会是永久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