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外是好好先生,热情似火,在家里颐指气使,冷若冰霜。从外到内的这种无厘头“变脸”在很多家庭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这种心理现象是很常见的内心冲突,尽管不是“病”、“症”,却极容易引发家庭矛盾,伤害家庭成员的感情。身兼多重角色的现代社会人,应该了解外部环境和人格因素施加给自我的力量,并掌握各种角色之间的过渡技巧,减轻压抑和焦虑情绪,体会身心内外的平衡之道。
案例A 在单位做营销主管的赵女士业务能力很强,为人处事通情达理,能充分为他人着想。不过回到家后,对父母没有热情,多说一句话也不情愿,回家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玩电脑。她也不愿意分担家务。父母批评她,她也不耐心解释,一说话就夹枪带棒。当父母的就纳闷了,为什么对外人体贴入微的女儿,怎么到了家里就这么不同呢?案例B 王老师是名优秀的班主任。在学校里,她教课方式非常人性化,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对他们的优点鼓励有加,缺点则耐心地疏导其改正。王老师还尤其善于做思想工作,对每位同学像母亲一样关心体贴,同学们都愿意将心里的委屈和苦闷向她倾诉。可是回到家后作为妻子和母亲,她对丈夫、孩子却很不耐烦,经常吹毛求疵,丈夫一句话说不到她心里就不高兴,孩子稍一调皮她就会发脾气,功课写得不好她也会火冒三丈。丈夫跟她争吵,她认为丈夫不体贴她,她跟孩子讲道理,让他理解自己是对他好,可是孩子却越来越叛逆。这让她和家人都很痛苦。
将外界压力对家人发泄是一种防御机制
同一个人,在家里家外表现得反差很大,甚至有些戏剧化。但是又挺常见,在很多家庭都或多或少存在,这种反差从何而来? 西:正如你所观察的那样,这种现象在很多人身上和家庭当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其实好好回忆一下,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但是,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存在于某一个人身上和某一个家庭当中,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好好的解析这其中的原因。那么我们主要来看看由于个人因素所导致的表现反差。一般来讲,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无论在家里和家外,其呈现出来的行为和情绪表现应该基本上是一致的,但问题恰恰就出在这个“一致性”上,有些人在单位或者其他社交场合的表现往往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认为他一定从工作当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但很多时候,这往往是一种错觉。也许这个人所呈现在外人面前的精神状态以及行为表现与他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是大相径庭的。也就是说,在一个社会场合下,人们往往因为受到社会规则、单位规章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潜规律”的限制和影响,而不愿或者不能够将自己真实的想法、情感和行为表现出来,于是采取一种 “压抑”的心理防御机制来掩饰、包装和修饰自己。比如我们老百姓经常说的一个词――“为好人”,其实就反映了这样一种社交场合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当然,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这种社交模式,因为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因为一个人要在社会上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往往需要采取一些自我保护的措施。例如,在与人交往时,虽然他未必认同周边的人,甚至很反感某些人的行为习惯,但是出于一些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仍然会对这些人表现出欣赏的语言和行为。因为外人是不会对你言听计从的,如果你对别人“直言不讳”,就很容易得罪对方,而对方也不会善罢甘休,而会反唇相讥、打压你。知道了这些“世故”,人们慢慢就学会了掩饰自己,跟人交往的时候会尽量的表现出友善和宽容的态度。如果人们能够理性的看待和适应这个社会角色和社会互动模式,并且能够把握和运用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技巧,那么他们会在工作中表现的得心应手,也不会对他的心理和家庭带来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很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而是一味的委曲求全。那么,其内心就会积压大量的,包括焦虑、抑郁、甚至愤怒、痛苦等负性情绪。如果这些负性情绪不能够得到及时的疏导和宣泄,那么进而会导致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的发生。为了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人们在潜意识里面又会采取一种“转移”的心理防御机制,找一个很安全、很便利的途径将自己由外界导致的,并且应该指向外人的负性情绪宣泄出去,我们很容易想到这个最好的途径和出口就是家庭了,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家庭成员是他最可以信赖的人。他们会认为即使自己冲家人发脾气以及其他无礼的举动,家人也会谅解和宽容他的。因此,带着这种预期的设想,外界所导致自己产生的不良情绪就会以其他的形式毫不掩饰的转移到家人身上了。通俗的讲,就是在外面受到了欺负,回到家中去寻找补偿。但这由此产生的后果是,虽然他一个人痛快了,在家中找到了宣泄和表达不满的途径和出口,解决了自己情绪上的搅扰,但却给家人带去了困惑和不安,使整个家庭处于一种不和谐的氛围之中。 家庭真的是很好的情绪出口吗?西:我觉得把家庭比作一个发泄不良情绪的出口不太合适,而比喻为一个温馨的港湾则更为贴切。正如前面所说的,个人因素能够导致在家内家外行为表现的反差。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家庭因素在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时的重要作用。试想如果一个人在单位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上司的指责以及同事的不理解,他势必会产生消极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如果家人能够善于观察、及时询问并且给予充分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并且心平气和的与之交流沟通的话,那就会非常显著有效的帮助他缓解负性情绪,从而避免或减轻他那些粗鲁、非理性、不智慧的宣泄行为,找到一些更加合理、成熟的解决办法。这种家庭的和睦氛围会让他第二天带着好心情,精神抖擞的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中,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本我、超我、外界对自我的压力导致焦虑 从案例上看,来自外面的压抑引发了内心冲突,这种冲突和焦虑跟自我有什么样的关系吗?西:人是从自然人发展到社会人的,他不仅要符合自然界的规律,也要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包括人和人交往的潜在的规则。他要权衡如何适应社会规范,当然完全刻板地执行是不可能的,但像动物一样可以随意地发泄自己的欲望和本能,也是生存不下来的。那么他就要找一个平衡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原始的冲动和欲望,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急切地寻找发泄口,一味追求满足。超我代表良心、道德和社会理想,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能干调控、延迟满足,自我的发展,就是社会化的表现。超我、本我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于自我,自我通过分析要把这三点协调好,将社会制约、道德理想和自己的欲望最大程度地保持吻合,人才会没有冲突。如果外界或超我的需要和本我冲突太激烈,就会失去平衡,比如那些在外面表现特别好的人,是他们的“超我”严格遵守了社会道德的制约。但与此同时,他内心又特别压抑,那就是“本我”很不舒服,它要爆发。有些人特别热衷在单位表现很好,除了刚才所说的外在压力对自我的作用,其中可能有什么更内在的因素?西:往深里说原因就很多了。这或许源于小时候爱的缺失,父母投注给他的关注过少,而导致自尊的畸形建立和发展。在他的潜意识里面,从小就埋进了这么一个信念,即我必须要做好每一件事,博得每一个人的喜欢,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我这个人对别人是有用的、我值得别人的关心。因此,在这种信念的引导下,他从小就学会了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去获取外界的关注。在反复不断的强化下,这种行为就内化到他的人格当中去了,呈现的人格面貌总是非常努力地表现出好的样子来讨得别人的喜欢和赞美,在单位里表现出异常的努力,其实这都是为了不断补偿自己缺乏的爱,用行动来不断证实自己潜意识里的信念。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内心情结所导致的行为模式,对于将来心理疾病的发生存有隐患。
减轻焦虑需要认清家里家外的不同角色
人格内部的冲突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除此之外,角色冲突也是很普遍的,在这些案例中,我们看到这些成年人正处于种种社会角色的冲突当中,如何才能减轻由此带来的焦虑呢?西:现代社会赋予人很多的角色。例如一个女人在家既是女儿,同时又是爱人、母亲和姐妹,在职场既是上司,同时又是下属。因此,这些复杂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多少会导致人们自我认同的混乱和人际关系的错位。经常出现的冲突是在家外和家内的不同角色转换时发生的。比如在职场上,你潜意识中觉得上司像自己的父亲,而有一个同事特别像自己的姐姐。那么,你就会自不自然的以一个女儿和妹妹的身份和热情与他们交往。但反之,你潜意识里也希望他们会像自己真正的父亲和姐姐去回报你。如此一来,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因为事实上,你既不是上司的女儿,也不是同事的亲妹妹。她们是不可能给予你真正的父爱和姐妹亲情。如果一旦在你付出了很多的情感,而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时,那么往往会陷入一种失望、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状态中,进而会影响到单位和家庭的人际关系。因此,这可能需要人们要灵活转换不同的社会角色,对不同场合下的角色行为和情绪体验要有比较清楚的意识。例如在工作中,你要意识到你不是一个女儿,不能要求上司像父亲一样对你疼爱呵护,他只是根据你的能力安排你来做事。如果能够按照社会现实赋予的角色来工作,那么在受到上司的埋怨、同事之间的竞争和冲突时,就会更加理性地面对和解决问题,不至于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障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