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创面部美容手术的深入开展,皮肤填充剂的应用也愈加广泛,如体表皱纹、凹陷、缺损的填充。随着时间推移,各种类型填充剂术后问题越来越多,很多手术者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症状,如局部皮肤瘙痒、疼痛、反复红肿、痤疮样皮炎等,尤其是在各种美容院会所,各种成分不明的填充剂冒充正规填充剂,给越来越多的求美者带来了各类危险因素,特别是填充剂的游走性及毒性,引起了很多患者极大恐慌。也导致更多的患者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要求取出填充剂。
但是由于诊断手段方面的局限,往往在取出的过程中伴有继发性损伤,清除率低等不良后果。而在面部注射美容患者中,由于注射剂量较小,一般常规检查手段不能满意显示。
X 摄片具有方便易行、价格低廉的特点,但对于注射剂成分不明情况下,在 X 线下多数无法成像,或仅呈高密度或等密度,呈团块状或云絮状不规则影,并且和周围组织界限不甚清晰,部分病例尚可见钙化影,难以判断注射物在组织内的形态和分布;B 超对软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清晰地显示组织内的各层结构和注射物囊腔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并能动态地观察,但直观性也较差;CT对骨组织分辨率高, CT成像对骨粉一类填充物诊断率很高,但辐射量大。
X线片、B 超、CT、MRI 平扫等在临床应用中仅是提供某一断面的图像资料,难以对注射物形成一立体直观的图像,因而在取出过程中取出难度及遗留的风险较大,而且组织内注射物范围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可能。 MRI具有无射线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成像等优点,现已作为各种注射美容并发症诊断的首选检查。通过术前对患者面部填充区域进行核磁共振平扫并进行三维重建,可以精确地评估填充剂的范围、边界,结合局部情况,缺点就是就诊检查周期较长,但其能够对医生提供最全面信息,选择最佳手术切口,达到最小的手术创伤及最大化的手术清除效果,同时可以最大可能避免正常组织损伤。比较传统模糊方法能够减少遗漏,清除注射物更完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