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们曾邀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大学医学院著名肛肠外科专家Goldberg来我院进行访问,在谈及中医药的问题时,Dr. Goldberg说,“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ll die out ”,我问为什么,他说:“Because it is not science”。最近读了一些关于批评中医的书,其重要的观点是,中医不是科学。那么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呢?存在了数千年的中医学今天为什么受到这么多的批判和诋毁呢?今天我们中医药学发展其问题在哪里?我们如何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古老的中医焕发活力呢?
1、中医学是不是科学
要讨论中医学是不是科学,首先要了解情况“科学”的定义。“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知道、知识),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science的本来含义是系统知识,赫伯特・斯宾塞说“科学是被组织起来的知识”(Science is organized knowledge” Herbert Spencer);《辞海》对“科学”的解释是:“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虽然“科学”一词在中国出现仅仅120年时间,但是中国对于科学知识地追求、系统地整理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古代的祖冲之的数学圆周率、张衡的地动仪、汉朝的指南车和指南针、九章算术等都是伟大的科学经典,同样《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外科大成》等就是著名的医学科学经典。尽管反对中医者常常谈及中医的科学性,但是中医科学性是不需要过多的争议的问题。
当然,科学逐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只能是逐步接近真理、接近事物的本源,因此科学中存在错误和谬误是非常常见的。医学科学也不例外,建立在分析论基础上的现代医学科学,尽管其对人体疾病的研究有了重大的进步,但是对于疾病本质也仅仅知道一些初步的知识。我们仍然不知道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许多疾病如何发生?不知道如何预防这些疾病?更不知道如何能彻底治疗这些疾病?我们仅仅的处于简单、机械的“对症治疗”,比如肿瘤我们使用手术切除肿瘤、冠心病我们使用支架或搭桥手术建立新的循环。
建立在数千年前的中医学,是以唯物主义辩证法为基础的医学理论,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下的对人体及疾病的认识,必然有着历史局限性。既然承认中医学是科学的,就必须承认其存在错误和缺陷。因此在中医学研究中既要反对全盘否定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坚决反对全面肯定的教条主义。科学研究,从来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扬弃过程。中医学要发展,就必须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必须要在理论创新、药物创新、研究方法创新和教育方法创新上下工夫,才有可能使中医有实质性的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贡献。
2、中医理论需要创新
中医学是建立在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认识疾病手段有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虽然其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但数千年一直处于发展状态,理论知识也不断创新,如《内经》奠定了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基本框架;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伤寒杂病论》,建立六经辨证论治体系;金元四大家各领风骚,形成了四大流派,出现了医学百家争鸣的局面;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人丰富和完善了温病理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可是近代随着西方医学的引进,中医学却一直处于被排挤、争论或盲从之中,近200年几乎处于停滞、甚至退步的阶段,其理论的先进性也已经大打折扣。因此结合现代的技术和手段,采用中医的思维和方法,创新和发展中医理论便成为历史发展的需求。
(1)、探索中医学理论中物质的联系
中医学是建立在阴阳五行、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经络等理论基础上的科学,这些理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具有先进性,即使在现代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比如说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对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的对立双方的概括,是既区别又联系的事物的二个方面。将阴阳学说引入疾病研究,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把机体作为对立统一的事物,就如同大自然中的其它阴阳现象,如白昼与黑夜、炎热与寒冷,只有阴阳平衡,人体才能健康。即使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人体都要作为对立统一的整体来进行研究,抛开整体,只着眼于疾病本身,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中医学这些理论,部分是建立在观察研究基础上的学说,比如说藏象理论就是建立在观察和解剖基础上的理论,其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但是也有一些理论,比如说五行学说,大部分内容并没有物质基础,而是应用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得出的结论,因此很多内容有牵强附会之处。这些学说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就应该对某些内容予以修正或补充。
中医学从来不排斥通过观察和分析来理解疾病和人体,除脏腑理论外,气血津液理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也是通过充分观察得出的结论。《素问・经脉别论篇》:“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入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虽然这些理论构建了一个完美的食物进入脏腑后的运化过程,但是其除了一些肤浅的观察之外,可能有部分臆测的成分,或者仅仅是一个个“科学假说”,对于这些理论,我们要充分研究其合理的成分、修正其不合理或谬误的部分,推动中医理论的进步。同样对于经络理论也是如此,虽然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使用针灸、推拿等手段可以治疗许多疾病,但是对于经络理论的科学基础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中医理论作为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其许多概念笼统、模糊、抽象玄迷,理论体系缺乏凝练,诊疗上的“思辨”模式主观性太强,这也可能是日常临床工作中辩证施治差异巨大的重要原因。中医的发展,需要我们对理论知识批判地继承,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修正不合理的,改正错误的,这样的理论才便于掌握、便于推广、便于学习。
中医诊断是建立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基础上的诊断,“四诊合参”与现代医学的物理诊断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中医学对于“四诊”分析得更加细致、更加完备,中医的理论中关于舌苔、脉相的细致观察,即使现代医学也无法与之比拟。建立在“四诊合参”基础上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营卫气血辨证等辨证手段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诊合参”作为中医采集临床信息的手段确实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中医从来不排斥使用其他的手段帮助其获取正确的诊断。在古代,就有通过竹筒和火把来观察疾病的记载。为什么古代医家将“四诊”作为诊断的基础,其根本原因在于除了“四诊”之外确实没有其他的获取临床信息的办法,现在人类已经将认知疾病的能力大幅度上升,难道中医学不应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发展中医的工具吗?中医的望诊,在古代只能通过肉眼去观察,而当今的彩超、CT、MRI等先进的诊断手段,可以弥补肉眼观察的不足,其实正是望诊的一个延伸,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来进行望诊,拓展了望诊的范围和深度。中医的发展,正需要博采众长来丰富自己。
研究中医诊断,必须搞清楚“证”的含义,很多医者对中医“证”赋予了很多神秘的色彩,到底证是什么?李致重在其《走出中医学术的百年困惑》一文中有如下论述:《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候是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道是规律和法则。在我国东汉的《说文解字》里,繁体“证”字的含义是“告也”,“候”字的含义是“伺望也”,故汉以后“证候”一词的一致含义是:“病人告诉的和医师观察到的两方面病理状态”。当然中医学也讲究辨病论治,在传统医学中也有以病命名的疾病如脏痈痔、锁肛痔、乳痈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传统中医学的基础诊断方法。当今世界的疾病谱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禽流感等新的疾病不断出现,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中医诊断学也应与时俱进,建立一套规范化与标准化的辩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诊疗体系。
因此,中医诊断的研究除详细研究中医四诊之外,应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的理念,确定一套规范化和标准化辨证和辨病诊疗体系,方能适应现代诊断疾病的要求,避免出现同一个病人不同医师辨证和理法方药差异巨大的尴尬。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诊疗体系是一切医疗行为的基础。
(3)、中医疗效评价需要使用共同理解的标准
中医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就是中医的疗效判定标准,我国传统医学中,无论《伤寒》、《金贵要略》,还是《外科大成》,其描述疗效均采用病例举例的办法,以病人症状和阳性体征的消失为评价标准。虽然这种疗效评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它不能准确描述由于采用了这个疗法后治愈好转率提高了多少?延长了病人的生命还是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如果单纯采用了病例描述的方法,就无法准确的描述治疗的价值和意义。现代医学研究中,将证据等级分为以下5级:Ⅰ级:研究结论来自对所有设计良好的RCT的Meta分析及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Ⅱ级:研究结论至少来自一个设计良好的RCT;Ⅲ级:研究结论来自设计良好的准临床试验,如非随机的、单组对照的、前后排列、时间序列或配对病例对照系列;Ⅳ级:结论来自设计良好的非临床试验,如比较和相关描述及病例研究;Ⅴ级:病例报告和临床总结及专家意见。如果从证据水平来讲,中医的结论仅仅归为Ⅴ级。
虽然中医临床有其特殊性,我们也不能一味的用西医实验研究的方法去评价中医的疗效,但是传统的中医疗效评价标准太过主观性,缺乏客观的标准。既然我们面对的是同样的病人、同样的疾病,我们就有可能使用标准化的治疗手段获得其结果,因此中医要获得广泛的认可,必须要用共同认可、理解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让世界接受中医,让中医在世界范围内更好的应用和推广。近年来,国际上已经发表了许多的中医临床研究的文章,而且部分已经被Cochrane数据库收录,提示中医的临床研究也可以遵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来执行。
3、中药必须走创新之路
近100年来,虽然对中医的理论体系诟病甚多,但是对于中药的成就还是获得了广泛的认可,特别是《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药学著作在业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废医存药”曾是许多反对中医者的共识,但是如果医不存在了,药又有何用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药学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学科,也是中医药领域最与国际接轨的学科,中药学已经派生出中药药理、中药栽培、中药化学、中药制剂、中药炮制等等许多相关的学科,这些中药学科的发展有力的推动了中医的发展。尽管中药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中药仍需要进行创新和发展,方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1)、药材成分标准和规范化
中药材常采用植物、动物或矿物质直接入药,由于产地、种植方式、采摘方式等差异,在药性和药效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种植的药物,其检测的药物成分与野生药材几乎一致,但是其药用价值差异较大。即使是“道地药材”,其成分也很难控制,因此如何能较好的控制药材的成分,使其能符合一个标准,可能是中药材走向世界前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否则中药材可能只能以“食材”而不是以“药品”出现在国际市场。
(2)、制药方法的改进和规范
中药制剂常用的方法有汤、丸、散、膏、丹,丸剂、散剂、膏剂、丹药等。常由医院制成供患者使用,其质量往往便于控制。在临床上使用最多且最不容易控制的可能就是汤剂,常由患者自行制备,无法控制其制作质量,也就不可能控制其疗效了。因此如何为患者提供质量稳定、成分清楚的汤药是我们在中药制剂方面需要探索的课题。
近年来,在中药制剂上,一些人探索提取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来治疗疾病,可能有一定的疗效,有些人也报道了比较好结果。但是中药配伍中药物使用讲究“君臣佐使”,尽管对于其合理性我们没有阐明,但是偏离了传统制药的工艺,其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需要进一步探索。
(3)、疗效和副作用的检测
既往认为,中药是无毒副作用或副作用很小,近年来中药毒副作用报道较多,特别是一些中药注射剂的副作用产生了严重后果,使国家叫停了许多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在中药治疗过程中,对毒副作用的检测与疗效检测要放在相同重要的位置上,对可能产生毒副作用的药物要进行严密的监视。
总之,中医学作为一种科学,其必然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而进步,中医理论以其整体观和系统观在弥补现代医学的不足和缺陷方面有重要的价值,但是由于中医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其基础理论、诊断和治疗方面必然存在诸多的缺点与谬误,只有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应用中医学整体观和系统观思想,中医学才能在防病、治病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