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不同地域间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东西方世界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整个世界正在发展为一个地球村。不同国家、不同流派的心理学正在趋于整合,心理学势将发展成为一种全人类的、世界的心理学。与此同时,各国的心理学也在力求保持并发展本土化的特色,以期在屹立于世界心理学之林的同时更有效地为本土受众服务。在整合化与本土化这两种发展趋势中,中医心理学研究面临融汇古今、贯通东西的巨大难题和发展瓶颈。在寻求解决问题的种种思路中,人文社会科学观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和思考的角度,有助于在更高的层面把握中医心理学发展的方向。
1、中医学的人文社会科学观
人文社会科学,从本质上看是关于人的科学。医学界从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看待人的健康已经成为多年的共识。对待人性时,也同样要求将人视为生物人、心理人和社会人。医学和心理学是服务于人的,在其归属上的最高层范畴应该是人学,而不能仅仅被单纯地视为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对的自然科学。中医学从来重视从生物、心理、社会多方面看待患者、疾病、医生以及医疗实践。这是中医心理学应该发挥的优势和特色。其中生物自不待言,下举二例说明社会和心理。
1.1岐黄之术
这是古代中国对医学的代称。岐伯为黄帝之臣,却位列黄帝之前,可见对医学专家之尊重胜过帝王。历代名医多居官职,如“医圣”东汉长沙太守张仲景在公堂行医。后世因此称药铺为“某某堂”,将其中医生的执业行为称作“坐堂”。对医生的称谓“大夫”、“郎中”源自官名。“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成为众多医生的座右铭。这些都说明,医生的职业自古就包括了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1.2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这是孔子引用的当时的谚语(出自《论语・子路》)。其中的“恒”是对人心理素质的要求,相当于心理学中的意志品质。巫、医并举,说明二者都是由心理素质较高者从事的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巫偏重于心理治疗,医偏重于躯体治疗。二者工作有交叉,如古“医”字写作“t”和“薄F渥笊系摹耙健比缤氨ú。保慈耍[、冂)中箭(矢)而病。右上的“殳”即以手(又)持刃(几),相当于手术清创治疗。二字下面(酉、巫)含义为:病人不堪痛苦,则通过饮酒(酉)麻醉,或借巫术镇痛,相当于催眠治疗。
2、人文社会科学观有助于中医心理学的定位
中医心理学是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无论是作为中医学的分支,还是作为心理学的分支,或者作为中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它都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年轻学科。学科的健康发展需要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方向。在进行学科发展规划时如果从人文社会科学观高屋建瓴,学科建设可能是事半功倍的。从名称和目标二方面可见一斑。
2.1名正言顺
言及“心理”,多被人误解为与“躯体”相对的概念,似乎可以独立于躯体之外,这就未免落入唯心主义的空谈。中医学向来以唯物辩证观保持着其特有的朴素性与科学性,而“中医心理学”这一复合词却造成了概念上甚至立场上的混乱,以至难以对中医心理学作明确的学科定位。人文社会科学观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考汉字“心理”一词最早由日本学者西周1875年所创,当时作为英文Mental的翻译。今天看来,Mental可译为“心理”、“思想”、“精神”三词。“心理”字面上是偏正结构,偏心离物,稍欠科学。“思想”虽是并列结构,但“思”指回忆过去,易导致抑郁,所谓“思伤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想”指憧憬未来,可造成焦虑,“思想”显然是病理心理过程。“精神”是最能代表中医学特色的翻译,肾藏精而心藏神,精、神并列,反映的是肾、心二脏的功能,既唯物又辩证。明确了这种翻译,即使不必改“中医心理学”为“中医精神学”,也能使其有个名正言顺的定位。
2.2目标明确
正如医学和心理学一样,中医心理学追求的目标是人类的健康。中医对健康状态的描述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简言之即“精神”二字。俗语亦以“精神”为褒义代表健康,以“神精”为贬义表示心理障碍。从人文社会科学观解释,精为肾所藏属水,神为心所藏属火。水向下流而火向上燃。精神为水上火下,二者相交为既济,平衡而得健康;神精为火上水下,二者不交成未济,失衡而生疾病。老子说“上善若水”,做到很难;刘完素说“下愚若火”,做不到很难。心肾不交、精神不安成为常见的心理障碍,甚或引发疾病。为此,中医心理学的临床实践提供了种种调精安神、养生保健的方法,其总目标都不离对精神健康的追求,人文社会科学观使这一追求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理想。
3、通过人文社会科学观正确理解中医心理学思想
中国是世界心理学思想的发源地之一,心理学思想在中国文化中俯拾皆是,集中体现为中医心理学思想。数千年来,中医心理学思想不仅影响着大众的健康,影响着个人的人格,还影响着社会的文化。当今,从中医心理学思想中挖掘宝藏,不仅有助于中医心理学的发展,甚至有可能影响到世界心理学的进步。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对中医心理学思想的理解或有偏颇,或有不足。人文社会科学观为正确理解、发掘、利用中医心理学思想提供了有利的工具。试举二例。
3.1心与脑
中国心理学思想言心多而言脑少,故常常因为没有明确指出“脑是心理的器官”而被指责为落后的、不科学的甚至唯心论的。中国心理学家因此而遗憾。事实上,中国古人并非没有以脑为心理器官的意识,只是后人证据不足。为说明中医心理学思想中对脑的认识,通过人文社会观的方法至少可找到三个方面的例证。
3.1.1字源学
中国人讲到心理时习惯使用“思想”一词,用以与“身体”相对而言。“思”字是会意字,下面的“心”表示其心理功能,上面的“田”是头颅的象形,“田”中的“十”字代表颅骨上的颅缝。从“思”字造成至今已有数千年,因此可以推断中国人在那个时代已经有了心理源自头脑的意识。
3.1.2古代气功
古代气功文献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的宝库,其中道家内丹气功对心理升华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描述。这种被西方翻译成“炼金术”的修炼程序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炼的基础是人体三宝“精、气、神”。精藏于肾而神藏于心,则修炼过程是由肾起到心止的过程。而道家对此有“若要不老,还精补脑”的口诀,却没有“还精补心”,可见气功在实践中已经明确了脑的心理功能。“还精补脑”之说的文字见于三国时期曹植(192~232)诗《飞龙篇》:“授我仙药,神皇所造。教我服食,还精补脑。”道家的实践远早于此诗。
3.1.3医学文献
一般考证中医文献都支持明代李时珍和清代王清任明确提了出类似“脑是心理器官”的说法。而早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即已指出:“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由此至少可以将中国人对脑心理功能的认识前推至二千年前。
3.2心神与元神
中医心理学思想在“心神”之外,提出了更重要的“元神”概念。“元”指头脑,甲骨文象形符号为“”下加一“人”。今天看来该符号恰与神经心理学中神经元符号“―<”不谋而合。甲骨文进化后象形成份减少,“元”字上面的“”变成了“二”,这却与解剖学中脑分二半球相一致。中医心理学思想中,心神代表一般心理功能,元神代表更高层次的心理功能,这正与近年认知心理学中元认知、元语言、元记忆等元概念遥相呼应。这些元概念中的“元”英文为前缀Meta。如英文Metaphysics为哲学术语“形而上学”或“玄学”。“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则Metaphysics又有了“道”的意味。“器”翻译为去掉Meta的Physics,即“物理学”。“道”高于“器”是因为“首”,Metaphysics高于Physics是因为Meta(元),而“元”与“首”同义为头。通过这种人文社会科学观使“元”作为纽带贯通古今中外,有助于对中医心理学的文化内涵的理解,也有助于在中医心理学的理论教学与研究中启发学者的兴趣并拓展思路,还有助于中外学者在文化心理学的不同层面广泛交流。
综上所述,人文社会科学观对中医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它使形而下的器有了形而上的道的指导,使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有了灵魂。不难想象,在人文社会科学观的高度上,中医心理学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吸引更多优秀学者加入自己的队伍,最终它也必将在全球一体化的世界上为全人类的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健康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