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6月第一例直肠肿瘤类-NOTES术在哈医大二院成功开展以来,在教授的领导下,仅两年的光景,类-NOTES术在我中心开展的手术例数已达到150余例。基于对该术式不断的思考和总结,类-NOTES术从一个鲜为人知的单一手术方式,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完善理论体系的外科学概念。无论是手术方式的不断创新、手术技术的日趋完善、手术理念的更新转变,类-NOTES术均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类-NOTES定义及分类
类NOTES的定义:使用腹腔镜器械、TEM或软质内镜等设备完成腹腔内手术操作,经自然腔道(阴道或直肠)取标本的腹壁无辅助切口手术,术后腹壁仅存留几处戳卡疤痕。该技术通过使用常规微创手术器械,结合独特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以及标本取出途径,既保证了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同时也能达到最佳的微创效果。
根据取标本的途径不同,目前类-NOTES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经肛门取标本的类-NOTES术和经阴道取标本的类-NOTES术。前者主要适用于肿瘤较小、标本容易取出的病人,后者主要适用于标本较大,经肛门取出困难的女性病人。
2、结直肠肿瘤类-NOTES十种术式
目前,结直肠肿瘤类-NOTES术共包括十种不同的术式,手术适应范围遍及结直肠的各个部位。其中直肠手术包括五种术式,分别针对高、中、低位直肠肿瘤;结肠手术包括五种术式,主要适用于左半结肠、右半结肠、以及全结肠。具体的手术方式如下:
1)腹部无辅助切口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普九I式)
2)腹部无辅助切口经直肠拉出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下中位直肠癌根治术(普九 II式)
3)腹部无辅助切口经阴道拉出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下中位直肠癌根治术(普九III式)
4)腹部无辅助切口经直肠拖出标本的腹腔镜下高位直肠癌根治术(普九IV式)
5)腹部无辅助切口经阴道拖出标本的腹腔镜下高位直肠癌根治术(普九V式)
6)腹部无辅助切口经肛门拖出标本的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普九VI)
7)腹部无辅助切口经阴道拖出标本的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普九VII式)
8)腹部无辅助切口经阴道拖出标本的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普九VIII式)
9)腹部无辅助切口经肛门拖出标本的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普九IX式)
10)腹部无辅助切口经阴道拖出标本的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普九X式)
由于类-NOTES手术方式较多,每种术式的操作要点及适应范围又有所区别。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要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手术的操作特点,谨慎选择手术适应证。
3、类-NOTES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类-NOTES术的主要适应证:肿瘤浸润深度以T2-T3为宜,经直肠取标本的肿瘤环周直径<3cm为宜,经阴道取标本的肿瘤环周直径<5cm为宜。对于肿瘤局部病期较晚,病灶较大,或是过于肥胖的病人不建议进行该手术。目前,根据我中心术后统计资料结果显示,该手术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而且该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方面与全腹腔镜手术均无明显差异。此外,类-NOTES术的病人多为良性或病期较早的病人,因此,类-NOTES术病人的远期疗效也将会非常乐观。
4、类-NOTES的优势
类-NOTES手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从外科医生角度来讲,由于类-NOTES手术使用的是常规微创手术器械,因此大大提高了外科医生对该手术的操控性和适应性,也更有利于外科医生对技术要领的学习和掌握。此外,与NOTES术相比,类-NOTES术可以更好的暴露术野,提供良好的操作空间,进而大大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2、从病人的角度来说,类-NOTES术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腹壁的功能,加快了病人的术后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病人的住院费用,同时更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因此该术式表现出极大的微创优势。5. 类-NOTES的展望
目前,类-NOTES手术已出版多部国家卫计委“十二五”重点医学音像教材,于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在十多个省市进行了类-NOTES手术的技术分享和现场手术演示,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目前,在湖南、广西、重庆等地,有多个中心也相继开展了多例结直肠类-NOTES术,所有病人均得到了良好的疗效。
在微创外科和功能外科时代,外科手术的原则是在确保安全、准确和彻底清除病变组织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手术入路、改进手术操作以及应用先进器械设备等措施,尽可能保留正常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使病人在最短的时间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
现阶段类-NOTES术虽无法达到腹壁无疤的微创效果,但由于其能最大程度地迎合外科医生的操作理念,并使病人从微创手术中获得了巨大利益,进而完美的诠释了外科医生对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至高追求。任何一种新技术均不可能代表微创外科的全部,都有各自适用范围,这一点也应该让病人清楚。
更为重要的是,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应时刻保持理性,谨慎合理地选择术式,避免盲目激进地进行的“微创手术”,一定要注意治疗的规范性,也只有在规范中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体现微创的真正意义,才能使得病人最大程度的获益。重要的“不是医生会做什么手术,能做多大手术,关键是病人的病情适合做哪种手术”,切忌“为了技术而技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