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3D技术正越来越多应用到医疗领域。2014年,上海远大心胸医院成功实施了中国首例3D胸腔镜下心脏换瓣手术,近期更正式引进了德国STORZ3D胸腔镜设备,为心胸疾病微创外科手术再添“3D”翅膀。
3D胸腔镜的作用是什么?
3D胸腔镜系统和机器人手术影像系统类似,还原了外科医生的自然立体视觉和深度感知,降低了解剖难度和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提高了手术解剖、切割、抓握、吻合、缝合、止血的&度和整体手术效率,而且还具有机器人手术不具有的“触觉”。此外,与普通的民用3D技术不同,医用3D,可使得被摄物体的还原度接近100%,而且不易让人产生眩晕感。此外,3D技术还可以缩短三分之一的手术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即便是如同心胸疾病这样精微复杂的手术,医生们借助3D眼镜,只需微创即可进行,而患者的器官和病灶都在监视器上呈现三维画面,清晰的视角,医生的视线在患者的各个脏器之间游走,感觉就如同打开胸腔的“直视”下手术一样,让手术&度和效率全面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期也大为缩短。
心胸疾病治疗迈入3D微创时代
心胸疾病的传统开胸手术,切口大、创伤大、出血多、痛苦大、恢复慢,而微创手术以其手术切口小、创伤小、微出血、痛苦小、恢复快等特点已经逐渐成为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胸腔镜原来用的是二维的,没有立体感。
国际上腔镜微创心胸外科手术已进入3D时代,而目前,国内能够将3D胸腔镜同时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与胸外科手术的还不多。作为一项新兴发展的腔镜手术技术,3D胸腔镜手术的视觉效果更佳,手术安全性更高,传统腔镜手术中的一些缺憾正在逐渐得到改进。就跟3D电影一样,通过3D胸腔镜系统,二维影像变成三维,术野放大倍数更大,手术医生能够对心脏的立体结构看得更加精细和清晰,定位更准,对手术中操作有很大的帮助,手术效果自然是更好!
应用于哪些疾病?
3D胸腔镜应用广泛,传统胸腔镜能做的3D都能做,可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房颤、冠心病、肺肿瘤等心胸疾病的手术治疗中。当然,在术式的选择上,患者的安全、疗效和较好终的预后仍是较好高的评价标准。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主体,不断追求创伤较好小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微创”这一概念已深入到外科手术的各个领域。
相关文章